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在你眉梢点花灯第68节(1 / 2)





  琮亲王点了点头,说:“臣弟明白的。”

  九五之尊的身子状况虽是秘辛,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总能漏出去个一二。太子身陨经年,储位却一直悬着,底下的皇子不起心思吗?前些年朝廷里请立东宫的折子不知上了多少,全被昭元帝压了下去。而今到了这个关头,眼看今上或许是要熬不住了,群臣都开始另谋出路,济济朝野上,纯臣又能有几人?

  昭元帝不是不想查是谁要害程昶,动手动到天家人身上,实在太猖狂!

  可是,能对天家人动手的,也只能是天家人了。

  他若大费周章去查,必然会引得朝野动荡,若逼得急了,说不定还会起兵戈,激得群臣愤怨皇子逼宫。

  昭元帝想,他若是春秋鼎盛之年倒也罢了,谁敢闹,谁敢反,拖出去治罪就是,可他不是,他自己都不知道还余多少时日可活。倘他就此撒手人寰了,余下这个烂摊子,又该由谁去收拾?

  大绥是从前朝满目疮痍里接手的江山,历经五帝励精图治,好不容易才开创的盛世。

  打江山难,守太平更难。

  储位虚玄,皇帝时日无多,皇子无德,帝位无人可予,由此时日一久,必然会加剧党争,君臣离心离德,这是毁社稷根本的事。

  社稷根本毁了,家国就要从里头开始败了,太平,便也守不住了。

  昭元帝不想这盛世毁在他手上。

  但有什么办法呢?这是长在这深宫里,谁都瞧得见,谁也不敢提的一块流着脓的毒疮,只能任其慢慢溃散。昭元帝想,罢了,且效仿秦皇汉武,便用这余下的时光,去寻一寻那灵丹妙药吧。

  秦皇汉武找寻的是长生药,他的愿景小一些,他只求一帖能治毒疮的药,此心昭昭,但愿苍天可鉴。

  琮亲王的下处在福宁宫南面的披芳殿,两人走到岔路口,琮亲王弯身恭送道:“夜深了,皇兄今日操劳,想是乏累,回寝宫后安心歇下吧。”

  昭元帝道:“不乏,今日昶儿回来,朕高兴。”

  他顿了一下,“说起来,昶儿还是忠勇侯府的云氏女找着的,朕预备着要封赏她,但一时想不出要封赏什么好,依你看呢?”

  琮亲王道:“依臣弟看,寻常的封赏就很好,云氏女是升了校尉后,请命去找明婴的,而今找到了,也是她分内应当。”

  昭元帝悠悠地看着琮亲王,过了会儿,笑了:“朕上回说,昶儿与那云氏女走得有些近,你还不信,说云氏女只是为了感念昶儿为宣威伸冤才请命去找昶儿。眼下你看,就是昶儿失踪,也是为了追查她父亲忠勇侯的案子。听说——”他略一停,像是在回想,“昶儿因为她,在回金陵的路上还出了点岔子。”

  “仿佛是云氏女病了,要在驿站歇息,昶儿也吩咐行队回驿站,耽搁了大半日行程。哦,听说沿路护送的那个府尹想抢云氏女的功劳,昶儿动了怒,要撵人走。”

  “有这样的事?”琮亲王默了默,回道,“臣弟尚未听说。”

  昭元帝笑着道:“所以朕早已说了,你这个当爹的,尚不如朕这个做叔父的上心。便说今年年中,弟妹想为昶儿说亲,挑来挑去,挑了礼部林家的。后来朕知道了这事,帮着一打听,才知那林什么的,不过是礼部一个五品郎中,平日里不提起,朕都不记得有这号人,昶儿是要封世子的,你的亲王爵,以后也是要由他继承的,五品官家的姑娘做王妃,太寒碜,怕是委屈了他。不过朕又想了,昶儿的正妃,还是找个合他心意的为好。依你看,昶儿喜欢什么样的?那个云浠吗?”

  琮亲王听了这话,心头一凛,合起双手弯身拜下。

  “云浠出身是好,堂堂三品忠勇侯府,自立朝之初便镇守塞北,打下汗马功劳,配得起昶儿。但是……”昭元帝看了一眼琮亲王,悠悠道,“不太合适。”

  至于为什么不合适,昭元帝话里话外其实已说得很明白了。

  程昶是世子,是将来的亲王,古来亲王最忌与兵权扯上关系,遑论娶一个将门女为妃?云浠的出身是好,可惜,她是忠勇侯府的人,手里掌了兵。

  琮亲王道:“明婴这些年胡闹惯了,尚未收心,哪会有什么称意的人呢?他的亲事,左不过父母之命,臣弟对选亲择妃这样的事不在行,倘皇兄、皇祖母能帮着明婴择一个合适的,那便再好不过了。”

  昭元帝闻言,像是才想起什么,说道:“提起皇祖母,朕倒是想到一个人。昶儿小时候不是常与余衷家的二姑娘玩在一块儿么?上个月她进宫陪皇祖母说话,朕刚好在,看了一眼,已出落得水灵了。正好皇祖母的寿辰也近了,回头朕与余衷说一声,趁着皇祖母的寿宴,把他家二姑娘与昶儿的事大致定下来,你看如何?”

  琮亲王道:“听凭皇兄安排。”

  第六六章

  子时的梆子声敲过, 六部衙门除了值庐还点着亮,最后一盏灯火也熄了。

  冬日的寒夜凉浸浸的, 柴屏搓着手, 从刑部的大牢出来,迎面遇上几个绥宫巡卫, 上前讨了他的鱼袋一查,寒暄道:“侍御史大人这么晚还当差。”

  柴屏笑道:“三公子回来了,交代了些差事, 这不,连夜赶着办了。”

  他是侍御史,官品在程昶之上,但程昶毕竟是小王爷,他为他办差并不为过。

  巡卫道:“大人辛苦。”

  柴屏点点头, 看巡卫走远了, 笼着袖口从小角门出了宫。

  街上已无人烟, 唯不远处一个巷弄口泊着一辆挂着“柴”字灯笼马车。守在马车旁边的厮役见了柴屏,唤了声:“大人。”然后问,“大人, 回府吗?”

  柴屏“嗯”着应了。

  他原本立时要上马车的,腿已抬起来了, 不知怎么, 又踌躇着放下。他退后一步,理了理衣冠,然后搓着手, 原地跳了几下,仿佛是要把这一身寒意去了才敢登上马车。

  车帘落下,厮役扬了鞭,驱着车在这冬日的街巷里辘辘行起来。柴屏入得车厢,却并不能坐,而是对着眼前身着鸦青色斗篷的人拜下:“殿下,属下让殿下等久了,实在罪过。”

  斗篷人似乎正在闭目养神,过了会儿,他才缓缓睁开眼,道:“无妨。”

  柴屏道:“属下方才已去刑部打听清楚了,三公子今日接风宴前,讨了上一回他亲自审罗姝的案宗过目,还说明日一早他要再审一回,且要单独审,不需录事在一旁记录。”

  “殿下,您说三公子是不是已猜出刑部囚牢里的录事是咱们的人,并且还猜出了是我们利用罗姝做局,诱他去清风院的了?”

  此言出,车厢里半晌没声。

  过了会儿,斗篷人才道:“他好歹在生死边缘兜了一圈,猜不出才是稀奇。”

  “殿下说的是。”柴屏点头,“但属下总以为三公子还是从前那个糊涂的,未料他自落水后竟变得如此敏锐。”

  他说着,又道:“属下也已派人去打听三公子落崖后是如何活下来的了,但这回去接三公子的殿前司人马里没有咱们的人,三公子这一路上,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起他落崖后的经历,是以属下还没打听清楚。不过属下早前已派人去东海渔村打听了,想必不日后就会有消息传来。”

  “不必了。”斗篷人道,“他落崖的时候,被横长的枝桠拦了一下,落到崖下后,究竟发生过什么,他自己也记不太清。后来东海渔村的人在白云湖边捡到他,当时他人是昏迷的,身上什么除了手臂的刀伤,什么伤也没有,在渔村醒过来后,身子也没有任何不适。”

  “这……”柴屏咋舌,“殿下是何以知道得这么清楚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