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0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粉丝也好,观众也好,他们本身是赤诚而单纯的,你表现得好,就有反响,有赞美,但这种声音的汇聚对于一个还想进步,在事业上还有追求的演员来说,是一个需要清醒冷静的去对待的事情,”他似乎是有些不好意思,意识到自己的回答让记者有些吃惊,而对面的记者也醒过神来,示意他继续,于是他点了点头:“我也有去看那些影评,包括观众的反馈,影评人的看法,当然我的角色微不足道,在整部影片中所做的贡献也是微小的,但从这些里面我确实感受到一种力量,就是我是被支持的,我是被期待的,我希望这成为我的一种动力,而不是让我沾沾自喜的资本,我希望我能对这些真诚的心回报更好的表演,更好的状态,更好的戏。如果非要说的话,我觉得这就是这些变化对我最大的影响。至于生活中的变化,个人生活,反而没什么好说的,和大家都一样。”

  说实话,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记者可不知道会得到这种回答。公关看过之后反而觉得这发挥简直是神来一笔,干脆就给放上去了。

  而明川的粉丝眼巴巴等到一个专访,看完之后发现一条热评,完全是他们的心里话:这是老干部写了一篇小论文吗?他认真的可爱,我觉得我都有些羞愧了。

  明川的形象和真正的老干部显然差着十万八千里,在行业里他当然不算鲜嫩,不过也还远远称不上老,可是这个认真而深入的态度,一点也不娱乐,端正的让人肃然起敬,也轻佻不起来,配合着放松的状态下相对低龄的观感,真是……让粉丝觉得到处都是反差和萌。

  粉丝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,他们根本没有给过明川什么支持,主要他横空出世的有点太突然,他们还什么都来不及做,明川就坐了火箭,所以被他这样郑重其事的感谢,都有些脸红,反而觉得自己被偶像宠了,感动的qaq。

  被这种力量激发,明川这条视频没几天就转发过了好几万。

  说实话,现在娱乐圈的这个乱象之下,明川绝对算是一股清流,板正的让不少圈内人想起他的老师。无论他这么说是不是一种营销,都已经赢了。

  这就好像班里考第一的孩子被问说你暑假想做什么,回答说要复习预习写作业买奥数题做,要是说他装,他毕竟考了第一,学生的本职工作他做好了,态度还这么端正,完全挑不出来毛病,还会让家长老师十分怜爱。

  一般的小鲜肉说这个,可能也就是刷刷敬业人设,陆离说这个多半是会被扔鸡蛋,他的脑残粉再多都挡不住,成名已久的演员再说这个,总有一种给后辈下马威,教训人的错觉,当然业务能力出众的前辈教训人,一般的后辈也就只能听着,可是明川这个话说得是真合适,简直完美。

  而且这句话最妙的不是外界评价,而是业内评价瞬间就上来了。

  对于一个演员来说,导演为什么选你不选别人,这是个毕生都要不断解答,不断找出最好回答的问题。

  假设演员a和演员b,业务能力差不多,后台差不多,奖项差不多,贴合角色程度也差不多,导演选谁?肯定是自己有好感的那个。好感哪儿来的?平时风评刷出来的。

  无论怎么说,只要是科班出身的演员,普遍都有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,上过大学的也一样。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线要求不高,再加上勤于磨练演技,文化知识增长速度也能跟上的没多少。而导演要有建树,首先就要是艺术家,再不济也是个艺术家人格。演员要争取和导演有共同话题,让导演对自己产生好印象,第一就是提高艺术鉴赏和本职业相关知识水平,第二就是刷个敬业的好名声。真敬业假敬业,这个不是通稿说了算的。

  你比如说,通稿写某女明星辛勤轧戏,同时在三个剧组连轴转,这算是敬业吗?

  对于导演来说当然不是。

  你进入角色不用时间?走出角色不用时间?这种女明星一般都是担纲女一号才能有这么大权限,这么重的戏份,这么多的任务,时间都花在来回路上了,别说表演质量,首先能不能和别的演员攒出时间对戏都是个问题,更不要说稍微讲究点的剧组都要提前进组,写人物小传,开剧本研讨会,开拍前讲戏,排练,一个镜头拍n遍,这种要求的工作质量,一个轧三个戏的女明星做得出来吗?

  这就要剧组迫于女明星权威做出一定让步。怎么让步?排摄制表的时候通过和女明星的团队沟通,尽量让她一来就能拍上自己的戏份,尽量让她的对手戏演员去将就她的时间。这种情况下如果男一号也是这种德行,那就实在没办法只能破罐子破摔,镜头轮流在男女主角身上来回,就是不给同框,要同框就是一个人后脑勺一个人脸,一个人背影一个人脸,其他时候要不然是替身,要不然是不对焦,凑合。

  这么要是还不行,那就只能抠图了呗。这能拍出什么?

  再比如说,拍一场戏受伤了,手擦个口子,破点油皮,脚踝扭伤,算吗?

  严格来说也不算。

  敬业这回事,就好像刻苦学习,不是你付出辛勤劳动,或者惨烈代价就算完的,你至少要有成绩。人是受伤了,累坏了,一场哭戏连着哭了两天,结果观众一看还是烂的和x一样,有什么用吗?

  或者说,刚开始表现还不错,吹敬业人设整整十年,结果一直就是那个水平,演什么都和初入江湖一样,你到底在敬什么业?促进通稿改变模式花样吹捧,让写通稿的人进步吗?

  敬业这个buff请至少和演技在线一起使用,单独使用效果会被削弱。

  而且,单纯下死力气努力也没什么用,娱乐圈登天梯这回事就好像网文里的修真。有些人修真修的是心,一旦顿悟境界哗啦啦就上去了,这一类就是祖师爷赏饭吃,天生的大演员,无论如何都会冒头,进步速度蹿红速度没有意外都哗哗的,有些人是修炼技法,比如剑修,丹修,这就是那种悟性不如第一种,但是总的来说肯努力,也能体会到技巧之妙,稳扎稳打,一分耕耘可能有两三分的收获,打破境界早晚的事,还有一种是丹修,这就……纯粹看后台,攒个好本子,找个好导演,一开始就是灵丹妙药往上堆,总有一天要摸到天花板,再用力也堆不上去。

  毕竟演得好不好,哪里好,这个可能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,但是演的烂这回事有目共睹,不管怎么美言,烂还是烂啊,皇帝倒是愿意穿新衣欺骗自己,群众不干啊。尤其是眼睛利,主意坚定的大导演,能让他们折腰的可就不止五斗米,牌子越响越是要脸,钱买不来脸。要是为了公司股份,或者国家出面的主旋律什么的,老脸不要也就不要了,资本没有强势到一定程度,要砸人家招牌和饭碗,人家是不会点头的。

  而拥有这种资本,还会有包养不入流明星玩玩这种不入流爱好的毕竟是少数。

  所以大部分时候导演们还是十分坚定的食物链上游,想吃谁吃谁,随意挑拣。这时候除了业务能力,一个和业务能力相关的美名也就很重要。剧组的大权在导演手里,但导演又不是班主任,思想品德也要管,只要不影响他的工作流畅程度,剩下的一切都是小节。会被围观群众认为是黑点的,比如耍大牌啦,霸凌艺人啦,和谁谁谁不和啦,公众形象和本人相差甚远啦,不给助理好脸色啦,甚或于私生活混乱啦,劈腿啦,当然终究是不好的,但只要不是违法乱纪,或者比较严重的背离公序良俗,根本没人care。

  一个演员,最本质最核心的竞争力,就是能演,而这个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的要求,第一,业务能力过硬,第二,态度端正,对工作性质认识深刻,思想境界要跟上,还要吃苦耐劳。这个吃苦耐劳不是作秀的那种性质,而是一种决心,“为了演好这场戏我做什么都可以”,事先熟读剧本到背诵,甚至能给对手戏演员提词,认真写个人物小传,还可以和导演探讨,剧本研讨会好好参加,如果有原著,原著也找来看看。开拍的时候,摔也真摔,打也真打,哭更是亲力亲为,视滴眼药水为耻,骑马骑到大腿磨破,最终效果就是比偷懒的方式好,这才算得上是敬业。

  吃苦受罪从来不是重点,耗费精力心血也没什么好说的,重要的是你能拿得出东西,流了汗流了血,就要有真东西,那才是你的勋章。几篇通稿的分量轻飘飘,有个笔杆子谁都能写,粉丝吹起偶像来根本三天三夜不带停歇,睁眼瞎一样张嘴就来。而只有成绩才是不朽的。

  演员与明星,分际就是这么来的。

  明川这个访谈在业内传播的效果就像是静水流深,现在一时之间是看不出来的,但他的名字总算不是寂寂无名,也不再单纯只是一个水平可以的陌生面孔。经纪人手里接到新的剧本,这才算是他站稳了脚跟,打开了局面,职业生涯正式开始。

  就在这个时候,他那不算大的粉丝群,开始内讧了,变故陡生,公关措手不及,又因为明川的影响,扩散速度超出预料的大。

  啊哦。

  第五十一章

  这件事说来也简单,就是低龄粉丝写的一篇同人犯了众怒,写那玩意儿的偏偏又是个聚聚,自带一群小姐妹儿和粉丝,双方就这么怼了起来,战火蔓延,声势一起来,要灭火就不容易了。

  那篇同人,怎么说呢,明川的角色主受也就算了,攻既不是名伶也不是引导他那角色入党的带路人,甚至都不是个路人,是抓他的那个日本军官。

  这个话题本身就敏感,更不要说这段时间因为这部电影,全国的爱国情绪都高涨,尤其是网络上已经完全形成一片浪潮。当然饰演日本军官的也是个外形俊朗的男明星,但那篇文的审美诚实来说就是一股子狗血味,而且三观略有些歪,剧情也颇有些不顾国家满脑子小情小爱,甚至还发展的十分病态畸形,多半情况下都在强迫,然后明川死于监禁,日本军官功成身退回国,孤独终老,临死之时还回忆他逝去的青春和爱情,顺带一提车开的支离破碎几乎等于步行,然后这篇破文还被聚聚的粉丝以光速转了一两千,迅速变成镇圈神文。

  神倒是够神的,镇的怕就是雷文圈了。

  这个明川的另一部分粉丝就完全不能接受了,顿时跳起来反击,写长微博骂人,正面刚了起来。这之中涌现了许多金句,和许多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奇女子,聚聚一方在交战三十分钟之后就脏话尽出,问候对方祖宗十八辈,还复制粘贴百度出来的骂人脏句集锦,都是因为没什么道理站在他们这边了。

  但表面看来战况仍然激烈,十分胶着。

  那篇讨伐檄文在被几个文圈相关吐槽号转了之后,事态进一步扩大,而聚聚的亲友团为了身体力行支援聚聚,画出了同名漫画,有车。

  这下好了,漫画同人圈也炸了。

  因为话题和明川有关,传播速度很快,媒体又很难下手报道,所以公司接到消息就晚了,本来想着低龄粉丝谁没有几个,小打小闹不成气候,下场一看,事情已经大条了。另一部分粉丝已经严正警告了:再不开着你独轮车都不如的灵车去你爹妈坟头蹦迪,老娘给你塞回你妈子宫里让你后悔出生!

  这事虽然到了这个地步,但论理还是不到惊动顾碧城的地步,奈何顾碧城自从明川出名之后就有个习惯,有事没事搜索一下,这事这么热,排名靠前,没刷几条就看到了,关于监禁的旧怨新仇变成怒气勃发的干李良,一拍桌子直接打电话给了明川的pr:你的脑袋到底要不要了?

  公司内部地下流传的鬼畜版本是:你看你的脑袋值几条枪?老子砍了拿去突突了这群汉奸!

  pr有大老板暗中支持,和肮脏的资本直接勾搭,该暗示的暗示,该删除的删除,封号的全部封号,需要大力宣扬的就大力宣扬,此役就这样在不明不暗的含糊之中大获全胜。从此之后奠定了明川粉圈权力分布基本态势,当年凡是主持参与这场战役的都是元老,粉丝群的高管,里面有钱有闲的顺理成章变成粉头,公司私下还去安抚他们,送点贴心小礼物,表扬他们干得好,从此粉丝内部风气肃然一清,混入内部的脑残傻逼也总算是消停片刻。

  而生态一旦形成就没有那么好打破,尤其是元老们打起精神来奋力产粮,写的写画的画剪的剪,再来上几个有内部资源的来两张高清照片,粉丝顿时就被粮包围不知所措,当好一只腮帮鼓鼓的仓鼠就十分幸福了,肚子吃饱不乱搞事,团结在粉头周围更是分外温暖,大家都和小鸡仔儿一样亦步亦趋。稳定算是压倒了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