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9节(1 / 2)





  在场的几个人里面,就算是不知道顾碧城和他的关系,但还是能猜到的,至少他的后台是谁这不是问题。都是圈里混的,玩聊斋没有意义。

  之前试镜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,这角色的难度不在于台词,走位,动作戏(当然动作戏也不简单),表情,等等表面的东西,而在于一种静水流深的东西,一种慢慢崩溃的绝望,贯穿始终的痛苦,一种灵魂层面的东西。

  很难相信明川能做得到。

  实际上在场的人之中,对于明川最好的预期就是,他能扛得住在大荧幕上几十分钟的出现,质量不说都和之前那部电影的十几分钟一样,也要差不多,这部电影才算的上是电影,而不是某个金主的挥金如土,逗自己开心。

  这和信任,和看不起没有任何关系,这只是游戏规则。如果你做不到,那你就不要玩。实际上有些女演员不愿意来的原因很简单,他们没有那么廉价,也没有那么绝望,只要不是接不到别的戏,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,就算是圈钱,他们也不可能和烂片联系在一起。如果自己是最出彩的那个角色,或许还能商榷(比如夜宴中的婉后),这么个角色不值得,而片酬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了,除非给他们的价远远高出一般水平,买他们的名声。

  爱惜羽毛是件好事,明川完全理解,因为这是核心竞争力,而女演员之间的不见硝烟的战争一向更激烈。

  这很容易理解。首先,他们的黄金时代更短,一旦你演了母亲,想要继续演纯纯的少女形象就很难了。而那些母亲形象能让你拿到最佳女主角的有几个?

  其次,美女在任何时候都不算是什么稀缺资源,当然美貌是一种稀缺资源,但美丽的人,有演技,这要求还不算太高,在行内更是一抓一大把,每个人都伸长脖子等待着机会,更新换代是那么快。

  这就决定了女演员在选片上的审慎。他们完全输不起。

  明川逐渐进入这圈子,明白的也就越多。作为一个演员也不是单纯就顾着埋头演戏就好的。当然你最本质的工作,最核心的生产力就是演技,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东西。

  比如社交。没有人脉,没有社会关系,没有对外形象,你就没有戏演。演出一部戏,虽然从生产者这里就算是结束了,可是一部电影的宣发,完全可以把绝世好片折腾成夭折的产物,或者让完全能够拿奖的电影根本没有提名。

  宣发是另一个战场,或许能够彻底给一部电影的命运决定基调,这也是为什么顾碧城要亲自跟进宣发部门的组建和成熟。

  他们毕竟太年轻,完全经不起坎坷。能够承受失败,那至少要是公司体量很大,无论是账面还是现金流都运行无碍,或许才能承担得起一两次失败。

  明川无心做制片人,但他理解经纪人的话,要在剧组博弈之中占据上风,你不能只会演戏,尤其是只有导演和大演员有发言权的时候,你至少应该明白你要说什么,什么能让电影更好,能对你更好。

  随便加戏不仅不专业,还很不负责任,甚至很愚蠢,而所谓的耍大牌,霸凌,实际上不过是微末小事,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而已,远远不算是什么实际上的黑点。

  更多的博弈在浪花之下,在冰山的那八分之七,在牌桌下面,但仍然是牌局的组成部分,甚至是重要的那部分。

  第一次剧本研讨会,明川拿出来一沓角色小传,同时谈了谈他对角色的一些理解。

  “他有很平常,泯然众人的表面。收入,烦恼,家庭生活,甚至可能还会相亲,但在内心深处,他的特异化越来越明显,尤其是发现曾经真相或许能够揭开之后,他已经有些着魔了,他被吸引,然后一切都不可控制,不可挽回的崩塌,所以我认为他的形象不用很好,他不用好看,他的魅力是一种绝望的,希望被拯救却越来越意识到不可能,而自己也走向拒绝之路的魅力,他清楚,清楚的绝望着,平静之下是逐渐崩溃的废墟,他是一个你甚至能看得出惨烈的人,但却表现的非常平静。我想第一次出场的时候,他可以带些伤,擦伤的指关节,脸上的淤青或者擦伤,表现他的焦头烂额,和实际上的不平静。我想在暖色调的场景下,在和女主角第一次温馨的见面中,这就像是一个不详的预示,我觉得这会很好。”

  说实话,明川一开口,导演梗着的那口气就顺顺当当的出来了。有料没料一张嘴就知道了,有没有准备,是不是看重,想的是好好工作还是好好露脸,这就真的是无法隐藏的想法。

  尤其是明川主动要求这角色可以不用那么好看,包括对他魅力的一些解读,都让导演觉得一身轻松。实际上在初步构想之中,他就不准备让明川光彩照人,甚至全片可能也没什么秀美貌(他认为明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)的机会,明川要不然是怨气腾腾,要不然是气势汹汹,要不然是死气沉沉,要不然是气喘吁吁,总而言之,都不太美观。

  当然,美学意义上的美,还是有的,但那需要观众看进去之后,入戏了体会,从画面上来说的愉悦不是那么多,就算是导演准备用一种异乎寻常的温柔客观手法来拍摄,那也和个体角色的美无关,那是画面的美。

  现在明川能主动提出来就真的太好了,至少省去了导演说服他的时间和精力,用来……

  不幸的是,女主演一开口,导演就知道,好事不可能成双,他剩下的精力应该就要用来迫使女主角进步了。

  这部电影选中的导演,咖位不是那么大,但很擅长这类型的片子,而顾碧城不在的情况下,导演的威严主要来自于制片人和男主角也就是明川的态度,在他们都很配合的情况下对女主角施压,虽然不是那么容易,但应该还是能做到的。

  不是说她态度恶劣,但什么事情都怕对比。明川的努力和理解深度在这里放着,女主角就显得不仅不够看,而且态度很松弛。她的演技派名声实际上多数靠通稿,只能说是矮子里面拔将军,问题是和她对手戏最多的明川看样子可并不矮,这是一种严重的失衡,如果她不能进步,那电影成片效果就是可想而知的烂,要影响到整个效果,看起来简直会像一个笑话的。

  导演当然不想让自己变成笑话的一部分。

  他看了制片人一眼,十分不礼貌,也并不常见的基本上忽略了女主角略带着尴尬的解说,和制片人交换了一下眼神。

  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程度。

  而毫无意外的,这问题将会存在一段时间。

  正式开拍之后,先是明川的镜头。时间充裕,所以整体摄制大体上采用按照剧本时间顺序拍摄的方式,这也更适合演员逐渐入戏,有层次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。

  而剧组的基本氛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,明川表现很好,态度端正,认真刻苦,导演也被激发,这是一个良性循环。

  开始的几天,都没有遇到什么难题。

  直到拍摄到女主角和男主角第一次相遇。

  说实话,导演看得出来,她是下了功夫的,但一旦和明川同框,她就显得那么虚假。崴脚的动作矫揉造作,你甚至觉得她在跌倒的时候还在想这个姿态是不是够优美,使整个表演的状态都完全不对劲了。

  和明川对视的时候,这种失衡感简直可以让人痛苦,明川的疲惫,倦怠,说台词的时候平静而内含一种沧桑的感觉,都和女主角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。

  而且,客观的说,两人甚至台词功底都不太一致。

  这一点上导演可以客观的说,不是女主角一个人的错,她虽然公关来了演技派的名声,但毕竟还是有点演技在的,唯一的问题是,明川的状态好的不像话,表演和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。

  一个庞然大物在镜头里挤占着所有的注意力,女主角就显得太突兀,也太令人失望了。

  导演叹了一口气。

  这天是开拍以来最不顺利的一天,根本就没有通过几个镜头,最后没有办法,所有的人都听到了导演骂人的声音。他终于无法忍受,发飙了。

  这时候面对着勃然大怒的导演,所有人都知道无法反驳,明川甚至有些真心实意的感到尴尬。他不介意反复表演同一段,也不介意自己被女主角拖累,但他比较烦的是这样下去成片效果虽然他不能很专业的预估,但也知道绝对好不了。

  而让他降低水平去适配女主角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选项。

  这也是导演异常恼怒的原因。明川还可以稍微置身事外一点,但导演就是矛盾最中心的决策者,他不能冷眼旁观。

  这天制片人不在。

  开拍之后一切顺利,所以这场戏稍微提前了,制片人本来应该看着他们拍摄这部分预防出现问题的,但现在所有人都只能等到导演发完脾气,宣布今天就这样,收工之后四散。

  明川没和女主角说什么,在导演的示意之下和他一起离开了。

  倒不是他不知道和相处时间最长的同事搞好关系的重要性,但今天他是那个让女主角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对照组,他的安慰起不到什么作用,甚至可能让已经有了一点江湖地位的女主角更加难堪,甚至心怀怨恨,所以反而不如暂时回避,让她冷静一下。

  导演这边,他或许还能安抚两句,至少让一方先平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