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4节(1 / 2)





  钟文聪应了一声,他刚从学校回来,又可以在家待一段时间了,所以卖苗的事他会全程参与。

  “你那100亩坡地整好了吗?”

  “没有,还要明天一天时间。”杜善薇想到那片坡地,很头疼人工的事,“现在的人工费是越来越贵了,请人来种,我心疼。”

  “那你自己干。”

  “不可能!我可不想自己干,作为未来的资本家,我会让人帮我干,就算多花点钱也没关系。”杜善薇立马反驳,又问他,“今晚我去公社打球,你一起去吗?”

  自家表弟是个宅男,不大爱运动,幸亏他之前在学校经常跟着导师不是下地就是到处跑,晒出一身深麦色的皮肤,身上也有一层薄薄的肌肉,看起来很健康。

  “当然去,镇上有家烧烤店的烤鱼做得好吃,我再去吃一次。”钟文聪很爽快地应下。

  “肥不死你,竟然吃夜宵。”一向不敢吃夜宵的杜善薇深深地妒忌了。

  *

  3月5日,杜善薇接到杜积明的电话,说市里的第一书记准备来了,让她赶紧到村委等候。

  杜善薇挂掉电话,看了下时间,发现距离杜善琳发出通知已经过一个多星期,对方总算是到了。想归想,她还是响应号召,没有走路,直接就开着自己心爱的皮卡车去村委。

  不到两分钟,杜善薇就立即出现在村委面前。定睛一看,果然看到所有的村干部已经到位。她一下车,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跟着收拾起来。

  因为每天值班的人都会打扫清洁卫生,而且就这么两间砖瓦房,其中一间是开会的会议室,另一间是办公室,地方不大,打扫起来很容易。只是为了给人一个好印象,他们就得精益求精,连玻璃都要擦得闪闪发亮,屋内的蜘蛛网更是不能出现的。

  不久,两辆小汽车来到村委门前停下,下车的正是杜善琳他们,她是组织委员,一般是她带人下村,免得村干部不认识。

  看着从另一辆车下来的人,现在正站在杜善琳身边的年轻男子,杜善薇眨眨眼,微微一愣。

  竟然是她见过的人!这个世界太小了吧?她忍不住想。没想到这人竟然是她去楠城看病时问路的行人,也是她之前想起的、长得好看的年轻人。

  果然长得好看!她姐挺有眼光的,单看证件照就发现了。

  “来,我来介绍一下,覃书记,这是南山村委的村支书杜积明,他是支书主任一肩挑,这是文书……”杜善琳一一介绍后,又对着杜善薇他们说道,“这是市民政局下派的第一书记覃承毅,他以后就在本村挂职了,你们要多配合他的工作,尽快整改好,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。”

  杜善薇收回思绪,认真听着他们的谈话。

  出乎意料的是,不同于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冷淡,这次覃承毅的态度非常和善。

  “我对村里的事情暂时不大了解,以后还得麻烦你们多多指导。”覃承毅温和地说道,嘴角翘起,眼睛带着笑意,看起来亲切极了。

  难道他们俩是双胞胎?杜善薇不由得猜测,感觉有点精分啊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看评论,见大家老是问有没有金手指,我就问一下你们,是想继续走现实风,还是玄幻风(来一个金手指)?(注意,我只是问问,不一定按照你们说的来写。)

  第22章 陪同

  想归想,杜善薇又不是初出茅庐的社会新人,还是能保持住脸上的微笑,就好像覃承毅一样,当做他们这是第一次见面。

  当然,也许对方真的没有认出她。

  这边,杜善琳和杜积明带着覃承毅在村委的两间办公室走了一圈,简单介绍一下村里的情况。

  “哎呀,文书,路上的那个口子怎么还是那么窄?我开车过来都得小心翼翼,就怕擦着了,这可是公车啊。”公社的司机老陈抱怨了一句,“我以为你们会把路拓宽点。”

  杜积明带着覃承毅他们去隔壁的学校转一转,余下的人就在办公室等候。司机老陈即将退休,是本地人,他不会电脑,平时除了下村就是为领导开车,所以大家很熟悉了,也就没有顾忌,直接开口抱怨。

  文书陈世峰呵呵一笑,解释道:“这个宽度差不多了,车能开过来就好,反正这边的路除了我们和学生,很少有人走,大家去南山村宁愿绕路去二级路那边。”

  原先南山村到村委办公室的路上有两块很大的石头,各占据路的两旁,中间留下的宽度不到两米,小汽车不能开过去。为此,南山村的人早就想把石头搬开了,不过看它们的体积,搬是很难搬的,因为不知道深埋在土里的石头还有多大,而另一块石头的下面就是一面悬崖,底下是从南山村经过的溪水,一旦石头掉下来,可能溪流会发生堵塞。

  搬不走怎么办?炸开!奇怪的是,在五十年代,他们村的人第一次好不容易自制好土炸、药,又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用火烧,再泼水,然后才炸,结果石头没炸裂多少,村里缺却有两个人同时受伤。原先以为是巧合,没想到后来炸了一次,又有人受伤,两次都是如此。

  这下大家都不敢了,赶紧去请民间科学家来瞧瞧,看是不是风水问题。结果那位大师一看,就说这两块石头有灵气,不能用暴力手段炸掉。反正说了一堆玄乎的话,关系到村里的风水,说有这两块大石头镇着,以后村里会出不少人才,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。

  还真别说,不知是真的还是碰巧,他们南山村并不大,就这么两百多人,偏偏就有不少娃娃读书出去,村里的大学生都有二十几个,对比其他村,算得上是文风极好。

  等杜善薇他们这一代长大,这两块大石头就显得非常碍眼了,因为他们开的小车进不去啊,每次都只能把小车停在村委门前,然后再步行回村,简直不能忍。

  他们想炸,村里的长辈不肯,觉得这会破坏风水。因为此事,村里不知起了多少口舌。最终因为他们是年轻一辈,被长辈们镇压了。

  “要不是二级路开通,不断有领导来检查,你们还开不进来呢。”妇女主任黄秀珍笑道,“领导说要拓宽路,南山村的人有疑虑,好说好歹,我们几个不知费了多少心思,又请了几个有名望的先生,最后总算是把石头给切开一部分,把路基拓宽。”

  “出事了吗?”老陈好奇地问了一句。南山村的这两块大石头,在整个灵泉镇都颇有名气。

  因为那越传越玄乎的故事,镇上的一些老太太还专程过来给石头上香,时不时烧些纸钱。

  小时候,杜善薇每次经过都会觉得有点阴森森的。现在不同,不知道是不是长大了还是什么缘故,她每次来村委经过这两块大石头时,都会觉得很舒服,认为这两块大石头极具观赏价值。

  “没有,整个过程大家都很小心,哪都不去,就在家待着。”杜善薇想到那一天还觉得好笑,即便是那些说长辈们封建迷信的年轻人,到了切石头的那一天,还是听从长辈的安排,先是参加祭祖,然后就乖乖待在家里,不敢出去随便浪。

  “哈哈,我就说这是无稽之谈嘛,咱们要讲科学。”老张咧嘴大笑起来。

  杜善薇抿了抿嘴,据她所知,眼前的这位说要讲科学,可他长孙起名字时,他本人到处去请民间科学家帮忙,最后总算请回一个好名字,他本人还颇为得意。

  正闲聊了几句,杜善琳他们回来了。大家在会议室分主宾坐下,杜善薇给大家倒完茶,这才坐下记录会议内容。

  其实杜善琳也没讲多少内容,都是一些官面的话语。开完迎新会,她就站起来说镇里还有事,要先回去处理。

  “覃书记,你是和我们一起出去还是留下来?”她问道。

  “我留在村里就好。”覃承毅摇摇头,看着杜积明,笑了笑,道,“我还想去其他地方走走。杜组委,今天的事麻烦你了。”

  “应该的。”杜善琳看了一眼杜善薇,再说了几句,很快就带着老陈开车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