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节(1 / 2)





  众人轰然应诺,赶紧去干活了。

  对于从工分时代走过来的杜庆华来说,如何安排人干活完全不是难事。

  杜善薇带着草帽跟在杜积明身后,两人在村里转了一圈,见大家干劲满满,就算是被分到任务最重的地方,也没有人抱怨,颇为满意。

  “这次建公共厕所真是太好了,省得大家老是往村里人的家里跑,游客们早就在意见簿上写过几次了,现在总算能满足。”杜善薇笑道。

  “以前也想建,那是没钱。”杜积明摇摇头,“先在晒谷场这边建好这座厕所,等有钱了再建两间,要不然以后怕是不够用。”

  “那倒是,大伯,不知道这次的钱够不够用,我看池塘里的鱼都卖得差不多了,就算是端午节开塘放水,估计也捉不到多少鱼。”杜善薇忍不住说道。“五一”那三天,村里用渔网拉过好几遍,现在看水面,都看不到多少条鱼了。

  “这次的钱应该足够,除了厕所,其他花费都不大,那鱼塘就不用放水了,我继续买鱼苗回来。”杜积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,“明年再有钱,咱们就把村里的道路都铺上水泥路,就像大榕树这边一样。”

  杜善薇点点头,见那边有人在叫自己,赶紧走过去。

  提升村中风貌的行动一共持续了半个月时间,清除杂草,清理水沟,把水沟铺上水泥,把散落的石头沙子铲起来放在一起,能用的话就码得整整齐齐的,用东西围起来,不能用的话就丢掉。

  因为开过户主会议,所有人都在会议上同意了当时的行动方案,所以就算是要把屋檐下的木柴摆放整齐,村民们也没有意见,都乖乖照做。

  半个月时间一过,大家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南山村,都震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。

  太奇怪了!这是他们的村子吗?有那么漂亮吗?明明和以前一样,大都是砖瓦房,甚至还有泥砖房,可看起来就是不一样。

  覃承毅听说这事,加上领导有吩咐,第二天就跑过来看,他也很是惊奇。

  “团支书,你们村的人可真厉害啊,竟然能用这么少的钱把村里弄得那么整洁、干净!”他在凉亭周围转了一圈,只见这座只有二十平方米的凉亭都是用竹子和木头建成的,直立在清澈的溪水边上,它有着翘起的飞檐,舒适的靠椅,底下是潺潺流动的溪水,与周围绿意盎然的环境结合在一起,称得上是浑然一体。

  “美观、实用!非常好!和竹林里的那座凉亭一样好看!”覃承毅竖起大拇指,赞道,“我真后悔没有把我的照相机拿来,要不然就可以拍照了。”他仔细看了看手机里的相片,还是不满意。

  “你喜欢摄影?”杜善薇挑挑眉。

  “是的,我还喜欢画画,就是画技不佳,以前的老师都说我没有天赋,不过我还是喜欢。你呢?我见你有空就拿着手机在看,你喜欢看什么?”覃承毅忍不住问道。

  杜善薇扶了扶遮阳帽,微笑道:“有空我喜欢看书。”不过目前我最关注的还是百香果的开花情况,后面这句话她没有说出来。总觉得和画画、摄影相比,她喜欢看似乎有点说不出口。

  有点郁闷,她想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  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  莳语 10瓶;小号 8瓶;土豆土豆 1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28章 台风

  是的,杜善薇村里的25亩百香果开花了,这段时间就算是忙于村中的风貌提升之事,她也没放松对自家果园的监管。

  眼看着村里的事情完成,她下一步的精力将放在果园上。七月份果子就该成熟了,等到那时,新种的100亩百香果又会开花,到时她会一直忙下去。

  “走,去那边看看,我看你们在屋前屋后都摆了很多花盆,里面一共种了那些种类的花?”覃承毅从凉亭里走下来,经过一棵大树时,又忍不住停下,因为这棵有一百多年树龄的荔枝树被围起来,树根底下做了一个花坛,花坛里已经有一批花被移栽过来,开出的小花各种颜色都有,看起来十分艳丽显眼。

  “这是重瓣太阳花,这种花很好养活,又便宜,之前村里有人种,就带着土移栽过来,现在看来还是很容易成活的。”杜善薇介绍道,“经费有限,我们不可能去外面的花店购买那些值钱的花卉,都是因地制宜,比如绿萝、牵牛花、爬山虎和三角梅,这几种花也非常容易养活,这次村里就打算多栽种,容易管理。”

  覃承毅理解地点点头,两人继续往前走。

  “真的很好,你们竟然还在屋前屋后做阶梯式的花架,我相信等花盆里的花盛开,这里一定很漂亮。”覃承毅又看着这一户人家的前院,这里的金银花藤就跟人家的葡萄藤一样,爬满了整个竹架子,上面的金银花正在盛开,有白色的,有金黄色的,随着微风吹拂,即便他站在院外,都能闻到一股清香。

  杜善薇抿嘴一笑,眉梢间都带着喜色,毫无疑问,覃承毅的赞美让她颇为受用,就连从屋内走出来的杜庆林也忍不住笑了。

  “其实一开始,村里人就是为了把自家弄干净点,后来听从安排,要根据需要种花,这么一摆出来,大家都惊呆了,他们都没想到自家会变得那么好看,现在不止是游客们喜欢,村里人也很喜欢。”杜善薇笑道。

  他们村一向注重教育,她爷爷和父亲那一辈的人,小时候都是用《三字经》启蒙的,全村没有一个文盲,包括嫁进来的女人。

  人一旦识文断字,就容易通过各种方式来接受各类信息,如果没有生存压力,那肯定会有讲究风雅的人出现。更何况南山村的年轻一辈见过世面,他们知道村里在提升村貌,即使身处外地,也会远程遥控为家人出主意,特别是涉及到自家该种什么花卉的问题,有时候还会吵起来。

  为了出彩,根据杜善薇所知道的,就有不少人家准备种一些花型漂亮的植物。

  现在还没出成果,暂且不提。

  “你们这里民风淳朴,有强力的人号召,大家能把力气往一处使,要不是有这几样条件,很难做到像你们这种程度。”覃承毅有些感慨。

  前不久他舅舅家的表哥结婚,他代表父母去参加,在婚礼上就听到大家讨论修路的事,因为是一事一议项目,需要村民自筹部分资金,有几户人家不肯交,导致其他人也不肯捐款,于是修路这件事就一直拖下来,一直拖了一年还没有弄好,让部分等着修路的人家十分恼火。

  对比之下,南山村就很显眼了,听杜善薇说这次改造行动的经费有三分之二都是来自于村民的捐款,大家的行动力也很强,说干就干。

  “因为有大爷爷他们在啊。”杜善薇说了一句。

  老实说,聚族而居,有好处也有坏处,好处就是像南山村这样,十分团结;坏处就是这么一群人,有亲缘关系,联系紧密,如果想要搞事,当地公社绝对很头痛,恨不得除去这个毒瘤,所幸他们村遵纪守法,也没有仗势欺人,这是大家长带头带得好。

  “咦,你们村的养猪房怎么不见了?”覃承毅走到后山这里,结果发现山脚下的那片建筑不见了踪影,先前这里是养猪房,他上次来还见过。

  “不养了,要注意生态环保,水源的两百米内是禁养区,两百米到两公里是限养区,这里离溪水在两公里内,如果养猪的话,就得按照环保的标准来做,比如建沼气池之类的,太麻烦,我们想来想去,还是决定不养,就算是多养几只鸡都不要养猪,因为味道太大了,很多游客无意中走来这里,事后都会向我们提意见。”

  养猪真的很臭,如果不经常冲洗猪栏的话,那股味道是非常大的。杜家的先祖有先见之明,把住宅区分到一块,养殖区又在另一处地方,没有靠近水源,所以以前他们住在村里没有多大感觉。

  现在二级路一开通,原先的村尾变成村头,车从二级路下来,第一时间就能见到养猪房,尽管离那条用一事一议项目修建的进村路有一段距离,不一定能闻到异味,但为了未来,还是忍痛放弃。

  如果是几年前,让大家不养猪,这是很难做到的事,现在不同了,本来村里就只有几户人家养,而且不是为了卖钱,是养着自家吃,或者年内有喜事要办才会养,因为猪肉的收购价格低,全部用粮食来养的话,很难赚钱。

  “所以你们把所有的养猪房都给推倒了。”覃承毅定了定神,深觉南山村的人真是有魄力啊,说推就推。

  他又看向山上,用手指了指:“那是土地庙?我听说这里的土地神很灵验。”

  杜善薇一听,神情复杂地看了他一眼,点头道:“是的,本来土地庙有祈求丰收的作用,也管着辖区内人的生老病死,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附近的村民都认为这里的求子很灵验,每到初一、十五都会来上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