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3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怀疑我是无性恋。”杜善薇表情深沉,低声说道,“高中老师家长盯得紧,不敢谈,大学我沉迷于网络,不想毕业后撕心裂肺地分手,也不谈。”

  结果刚毕业,她爸去世,她好长时间都沉浸在悲痛中,无法释怀。而且当时忙着安慰家里人,又得找工作,晕头转向的,直到一年后生活才进入正轨。这个时候,她能接触到的男性都是同事或客户,而公司有规定不能有办公室恋情。

  当然,也有人追她,可她就是没有感觉。

  “胡说八道!我还记得你高中时暗恋班里的一个男生,说他成绩好,性格好。”钟文聪马上反驳。

  “说得也是,我对男生有过好感,所以我不是同性恋,也不是无性恋,我还是个正常人。”杜善薇点头同意,“问题是我现在已经钻进钱眼里了,嘿嘿,你说今年我能不能挣个一百万?”

  “减去成本,可能还差点。”钟文聪嘿嘿一笑,“还有我这个技术人员的工资,记得发给我,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。”

  “放心,一定会给你发个大红包。”杜善薇很肯定地回复。

  钟文聪是合作社的技术人员,理应有工资。当然,鉴于对方是兼职的身份,工资会低点。

  “你真的要去市里买房?我看舅妈很想压着你马上去买,她觉得在市里有房,她对你就放心了,有个后路。”谈到钱的问题,钟文聪就兴奋起来。

  毕竟自家表姐两年时间就能赚回一百万,对于他而言,真的有点小刺激。主要是他未来的方向已经确定,博士毕业会留校教书,想想他未来的工资,比不上啊。

  “应该要买,要不然爷爷奶奶和我妈都不会放过我,他们迫切地希望买房能增加我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,他们老是觉得说不定明年我的果园就会损失惨重,到时有套房子会觉得安心很多。”杜善薇揉揉眉心,老人的观念就是这样,你很难说服他们。

  和刘语说起这事时,刘语还羡慕呢,毕竟一般的农村家庭,如果是女儿赚钱了,他们巴不得女儿不要买房,把钱留在家里用,或者就算是买,也要记在兄弟的名下,像杜家人这样催着她买房的,在农村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
  “现在的房价到处都在升,市里大约一平方不到三千,那些好的地段才超过三千块,我觉得现在入手,就算不住,等过两年再卖出去也会有赚。”杜善薇早就问过在市里工作的同学,连覃承毅都问了一遍,对市里的楼盘比较了解,心中已经有目标。

  “我还以为你会死活不愿意,想着留钱扩大种植规模呢。”钟文聪不解。

  “买了房,我妈他们就安心,就不会老是催我找男朋友了。”杜善薇得意地说道,“这点我比你了解,他们就担心我以后的生活。”

  “我不想建厂,那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扩大苗圃的规模,继续种百香果,等明年的黄皮果成熟,如果销售好的话,我再扩大规模。我还想在村里开个客栈,这部分的钱也要挣回来。”杜善薇很是高兴,“至于家里的房子,爷爷现在还僵持着,不想重建,等村里的新房子越来越多,他就会软下来了。”

  想到外公的性子,钟文聪觉得就该是这样。

  谈话间,两人总算是回到南山村。休息片刻,杜善薇就放出消息,用每公斤8块钱的价格收购百香果,因为这不是卖给李老板的,果子的要求没那么高,但可以包圆农户剩余的果子,大家都很高兴。

  就算有人叽叽歪歪说杜善薇肯定在中间赚取差价,她也毫不在乎。废话,她要购买泡沫箱,要找人来收购,又是她去找的收购商,这些都是成本支出,她不赚点差价,那岂不是白干活?没有利润的事是干不长久的。

  说酸话的人极少,绝大多数的农户都是感激的。他们估算过,去掉成本,不算人工,每亩百香果的利润在8000元左右,有些农户的果子管理得非常好,个头大,外形好看,这样的果子符合李老板的收果标准,杜善薇出的价格更高,达到每公斤12元,如此一来,他们的收入自然比一般的农户要多一些。

  很快,国庆节到来,南山村在迎来了一波游客后,又逐渐恢复了宁静。于是,在李玉英的催促下,杜善薇抽空带着全家人去市里,在看完几个楼盘后,她最终选定目标,全款买下一套125平方的三房两厅的商品房。

  “这里好,离新建的市政府很近,对面就是一个公园,就算价格贵点,比其他楼盘每平方多出两百元,但以后的升值空间大,而且我一次性付清,还能打折。”这是她的真实想法,试想,离政府这么近,治安能不好吗?反正她是拿定主意了。

  杜家人想了想,觉得有理,纷纷发动人脉,最终拿到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,用不到四十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套商品房。

  果然,自从杜善薇买房后,李玉英他们不再像之前那般着急了,这让她大大松了口气。

  接下来,她和钟文聪又开始忙苗圃的事。今年的百香果价格好,这大大刺激了一大波农户,他们预计明年百香果的种植面积会扩大,所以当然要提前准备足够多的果苗。

  正沉迷于赚钱时,11月初,杜善薇他们接到通知,全体村干部到镇里开会,会上说接下来的中心工作是脱贫攻坚,本周周末加班,村干部要配合市、县、镇干部做好入户调查和精准识别工作。

  尽管会议上领导说得特别严重,还说全国上下都在搞,让大家引起高度重视,提高政治站位。但会后,大家交流时却不以为然,以为又是一波运动,最多十天半个月就会过去,日子还是会像以前一样。

  令杜善薇他们没想到的是,这一次国家真的是下定决心,决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,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。

  等到市民政局的一批领导干部下村,并要求住村开展工作时,杜善薇他们都傻眼了。

  天啊,村委就这两间砖瓦房,学校只有教学楼和办公室,老师们都是本村的,没有建宿舍,他们去哪里变出住宿的地方?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我们这里是18线的小城市,物价和工资都很低,14、15年的房价也很低,但从去年开始房价就翻了一倍,每平方五六千元。那些没买房的人纷纷捶胸顿足,后悔下手得太晚。

  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  感谢投出[地雷]的小天使:一只胖狸花、浪里小白龙 1个;

  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  坐听雨霖铃、日见草 10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33章 聒噪

  “镇里没有地方住吗?你又不是不知道,我们这里都没有住宿的地方。”杜积明拉着谢安榆问道。

  今年八月份镇上对各村的挂点领导、干部进行调整,谢安榆被调过来,成为他们村的联系领导,专门负责指导他们南山村委的各项工作。

  至于挂点干部,就是上一次来过的老陈,不过他的专职是领导的司机,即将退休,来村里的次数比较少,一般都是镇上有什么东西要拿下来他再帮拿,指望他帮忙干活是不可能的事。

  “我当然知道,只是镇里的宿舍都住满人,这次下来的人很多,各个单位的都有,领到决定让女同志都住在镇上,再分一部分男同志下村住。哎呀,你们村的人少,派下来的人也少,只有四个人,又是男的,好安排,你随便找个地方让他们住就行,最多住十天。”

  “这种事哪能随便?”杜积明发愁,想了想,就道,“要不,住村民家里?”

  “镇上就是这个意思,你们村不是有民宿吗?先前游客都能住,他们也能住!”谢安榆笑道。

  “可是人家那是要赚钱的。”杜积明摇摇头,就算他是支书,也不能让村民主动吃亏。

  “支书,你劝说一下嘛,到时肯定会有补贴,当然不会多。”谢安榆也很苦恼,谁知道上面会搞这一出?让他们措手不及,住的地方很难安排。

  事实上,市县两级的干部也很郁闷,怎么就偏偏安排我下乡呢?吃住在乡下,多不方便啊!

  “有补贴就好,这样我也好找地方吃住。”杜积明想了想,眼看着那帮人从学校那边回来了,赶紧结束话题,打电话去安排。

  另一边,杜善薇带着覃承毅一行四人走回村委。通过交谈,她得知另外三人都是覃承毅的同事,有两个是年轻人,一个刚参加工作没多久,叫谢龙星,另一个三十岁出头,叫周海,最后一位是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,名为王国辉。

  “这地方不好住啊,洗澡不方便,而且没有床。”穿着时尚的谢龙星一边走一边抱怨道,“承毅,你当过兵,可能不大在乎环境,我不行啊,从来没住过这么差的地方,竟然还是瓦房!明明教学楼是楼房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