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3节(1 / 2)





  想到这里,他又提醒道:“路上颠簸,记得搂住我的腰。”

  “村路应该明年就能修好,村委有八个自然村,其中一个村在深山里,那里达不到修路的标准,那就只剩下七个村。”杜善薇感叹,“上面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真的很大,要是在以前,这几条村道可以磨上六七年,现在两年就能修好。”

  “有了二级路,村里的修路成本减少很多,他们拨款才那么爽快。”覃承毅觉得那条二级路对南山村委非常重要,要不然单是从镇里到村里的老路,其中所需要的修建成本,就足以让上面的人犹豫。

  “应该是这样。”电动车开得很慢,两人说起话来相互之间能听得很清楚。

  “薇薇,我能不能提一个要求?”

  “你先说。”杜善薇一听,颇为警惕。

  “是这样子的,你的客栈不是有364平方吗?我记得你当初打地基是按照五层楼的地基来打的,就是为了以后方便扩建。”覃承毅停车下来,回头认真地提出建议,“不如我们再加盖一层吧?建成四层半的楼房。”

  “为什么?”杜善薇不解。

  “我考虑过了,将来我和你结婚,我主动申请,应该还会在这里任职,那样的话就有一个问题,到时我们住哪里?总不能住在你现在的家里吧?只有一间房,太窄了,不方便。”这样人家会说自己是上门女婿吧?

  见杜善薇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,覃承毅赶紧解释道,“我不是不孝顺长辈,我只是提议,如果你不喜欢的话,我住在哪里都没关系的,呵呵……”后面干笑了两声。

  “我是觉得你考虑得太过于长远。”杜善薇收起脸上的惊讶,“我家现在是窄了点。”

  “就是嘛,隔壁是你弟弟和表弟,我们想做点啥都不方便。”覃承毅立马表示赞同,低声道,“如果在客栈那边就不同了,一整层楼都是我和你住,很方便。”

  好吧,男朋友有考虑过他们未来会结婚的事,她应该感到高兴才对,不应该打击他的热情。

  杜善薇凝神思考,解释道:“我家明年应该会把旧房子推倒重建,到时建三层楼,第三层留给我就行,不用特意住在客栈那边,那里如果开发的话,人来人往,会比较热闹,不如现在住的地方安静。”

  “行,这样再好不过。”覃承毅之前听杜善薇提过一次,说杜庆国不想建新房,这才想到客栈那头。既然老人家改变主意,肯建新房的话,他是没有意见的。

  他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,和老人一起居住,对他来说十分正常,不觉得厌烦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  小鱼虾米 20瓶;其实我有点懵 6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46章 谋划

  “走吧,继续开车。”杜善薇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,见他还有话说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,道,“不能留在晚上再说吗?现在还有活要干呢。”

  “哼哼,晚上?晚上你忙得很,身边老是有人,哪有说悄悄话的机会?”覃承毅有些委屈。

  杜善薇拍拍他的肩膀,接着搂住他精壮的腰身,笑道:“下次你有话想和我说,那你跟我说呀,我们可以上到三爷爷家的楼顶,那里一般没人。走,开车。”

  “好吧,记住你现在说过的话,以后我在手机给你发信息,你记得去楼顶。”覃承毅这下子总算是满足了。

  两人到达目的地,看到现场有人施工,有部分人是本地的村民,大家看见杜善薇两人,纷纷打起招呼。

  杜善薇一一回应,找到现场施工的负责人,询问铺路进展情况。

  等拍完照存档,杜善薇两人又停留了一会,准备去下一个地点。

  “怎么样?有没有偷工减料?”刚上车不久,杜善薇就开口问道。

  这些道路不是直接由他们村委负责,是上级找的工程队,是竞标的结果。所以有时候工程老板为了节约成本,会偷工减料,这就需要他们村委和镇里去监督。

  同样为了节约开支,工程老板会聘请当地的农民帮忙干活,这是村委得到消息的来源之一。

  “我目测了下,厚度足够。放心,我们来得那么勤快,老板不敢动手脚。而且旁边的村民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老板修建不合格的路,毕竟这是他们以后经常要走的。”覃承毅安慰她。

  “最好如此,反正我们要时常来转转,让村民和老板都知道我们对路的质量的重视。”

  又去看了另外一条路的修建情况,发现没有问题,两人这才回到村委,正好看到杜积明和陈世峰也下队回来了。

  “大伯,怎么样?竹根村那边同意出钱修路基了吗?”杜善薇给他倒了一杯茶,开口问道。

  “不同意,他们还想着让上面出钱。我这次跟他们说清楚了,想等的话就等,看上面到底会不会妥协。反正路不好走,不要老是来找我们抱怨就好。”杜积明摇摇头,想起那帮村民,心底还是有点不痛快。

  “有几个人带头搞事,其他人认为有便宜可占,就不肯出钱了。”陈世峰冷笑,“我看明年后年每个村都修好路了,就他们那儿还坑坑洼洼的,到时可不要后悔。”

  “这种事不能妥协,要不然其他村就该有意见了。”杜善薇皱眉,“有一次就有第二次,真如了他们的愿,以后难管。”

  杜积明点头表示赞同。

  竹根村是距离村委最远的自然村,那里的山路不好走,今年有指标下来,村委就帮忙申请项目修路,但想要上面拨款,就需要村民自行把路基拓宽到三米五以上。

  一般而言,拓宽路基所需要的费用都是各村的村民自己筹资,等路基修好,上级来看过,符合修路要求的话,项目就有很大可能被批复,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始修路了。

  本来竹根村的村民是同意的,毕竟其他村都是这么干,他们早已打听清楚,而且他们想修路想很久了。结果他们村里有几个人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,自认为是贫困村,上面想要脱贫一定会让他们修路,如果他们不出钱修路基的话,上面不会干看着,肯定会拨款下来。

  善财难舍,自己的钱给出去也心疼。受到蛊惑,加上心疼自家的钱,竹根村的村民们立马闹起来,非要说没有钱修路基,要求村委帮忙解决。

  之前杜善薇他们就去解释过一次,开过户主会议解释,没说通。等了两个星期,眼看着他们扬言就要闹到网上,杜积明和陈世峰今天下午再去一次。

  现在看来,效果并不好。

  村民不全是淳朴的,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,很容易出现这种事。对此,杜善薇早有心理准备。

  针对这事,大家坐在一起再讨论一番,最终还是维持原先的做法,不妥协。

  “待会我先打电话给镇里分管宣传的领导,把这事说一遍,到时竹根村那边真把事情发到网上,镇里有网络舆情要回复,大家心里也有底。”杜善薇最后说道。

  大家都没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