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2节(1 / 2)





  众人一听,纷纷点头同意,觉得这个日子好,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  因为覃承毅公务员的身份,尽管他只是一名科员,但该遵守的廉政纪律还是要遵守的,最起码两家合办的时候人数不能超过15桌。

  两人私底下商量,他们又不是什么大人物,在市里办酒席时,可以分为中午和下午两次,她娘家这边找最亲近的亲戚和朋友去,覃家那边请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,到时他们回到村里再办一场。

  对杜善薇来说,整个南山村都是自家的亲戚,全部请到市里,人数都超标了,只能分开办。

  只要不是太奢侈浪费,或者做得太过分,他们的行为是不会惹眼的。如果没有人去告状,大多数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。

  第二天,傅书记下村参加会议,果然说起惠民政策的事,要求他们按照文件要求执行,及时清理。

  散会后,等傅书记离开,杜善薇立即把所有人员分组,大家各自下村核实。一连花了三天时间,终于清理出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,几乎都是低保户,还有一位是孤儿,因为年满十八岁,这次同样被清掉,考虑到他在读大学,没有收入来源,村里准备给他办理低保。

  给孤儿的补助是比低保户高,虽然很同情那个孩子,但这次杜善薇他们还是要秉公处理,否则这个例子一开,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。

  把信息在各村公告时,如同杜善薇所料,在整个村委都掀起了一阵热议。平时眼红的村民这下子终于舒服了,但那些被取消低保的人却很不高兴。

  “我就说嘛,我家比他家还困难,凭什么他得低保我不得?”

  “嘿,老三真奸诈,明明他有钱交计生罚款的,可他就是不交,耍赖打滚说自己没钱,平时故意穿得破破烂烂,让村干部同情,这不,为了完成任务,村干部就给他办理低保。”有人大声地说道,“我和老三是邻居,他们家经常买猪肉吃,别以为我们不知道。”

  “艹,老四,你胡说什么?我们家本来就困难,孩子的学费都快没钱交了,我不管,我得去找村干部要个说法,凭什么停了我的低保?”一个月几百块钱啊,都够自家的伙食费了,舍不得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于是,来要个说法的村民时不时就冒出一波。

  杜善薇一边处理罗星明要来开餐厅和包山塘的事,一边继续关注投资的进展和自家果苗的售卖,在等待钟文聪买苗回来的时间里,剩余的精力就花在政策解释上。

  所幸,虽然有“穷山恶水多刁民”的说法,但南山村委显然还够不上穷山恶水。先前这里的交通是不便,但土地十分肥沃,连几十年前的自然灾害都没能让这里饿死人,所以只要肯种田,村民是很难挨饿的,最多是手头紧,没有钱。

  上行下效,本地的风气还算是淳朴,所以在村干部进行解释后,那些被取消低保的群众只好认命,不会再闹事。

  当然,凡是都有例外。陈光明夫妻就是那个例外。

  看着这对生病的老夫妻相互搀扶,来到村委哭求着,想让村干部帮他们做主,杜善薇暗暗感叹,生了孩子,如果养不好的话,到头来,受罪的还是父母,有时候想想,真的是当初不如生块叉烧呢。

  陈光明夫妇育有三儿一女,今年将近七十岁,除了陈恬恬是他们的老来女外,他们两个儿子的年龄都是四十多岁,正值壮年。最小的儿子三十五岁左右,小孩才上小学。

  老大:“我也是没办法啊,以前养着爹娘,我没话说,谁让我最大呢,但两个老的总不能住在我家,老是把我家的东西送给老三和妹妹吧?我家可没有金山银山,明明他们比我过得好,他们都建有楼房了,只有我住瓦房,为了爹娘着想,还不如把两个老的送给老二和老三养,好歹能跟着住住新房,享享清福。”

  老二:“从小到大,我最受爹娘忽视,每次有什么好吃的都轮不到我,家里干活干得最多,这份家业都是我和老婆外出打工十几年才辛苦拼搏出来的。哦,现在我日子好过,爹娘得病干不了活,大哥就把爹娘推给我养,这不公平!为什么不是老三?他们不是最偏心老三吗?”

  老三:“爹娘是疼我,我也想让爹娘过上好日子,可家里实在是忙啊,小孩要读书,我和老婆天天下地干活,时不时在镇内打个零工,再不努力干活,连小孩的学费都交不起。大哥家的劳动力多,适合照顾老人。再说了,村里的规矩都是跟着老大过,我可不能破坏规矩。”

  老三媳妇:“就是啊,爹娘帮忙把大哥二哥的孩子带大,轮到我家小孩,爹娘就说没有精力带了,凭什么?这不公平!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文中黄皮果苗的繁育方法是我问别人才知道的,那人是我们当地的致富带头人,靠每年卖果苗挣至少30万+,他自己说买实生苗回来嫁接,再10元钱一株卖出去,利润不错。至于养鱼的相关知识,是我去某个养殖示范点参观问来的,如果有什么不对,请大家提出和谅解哦。

  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  小鱼虾米 60瓶;小七 30瓶;海阔凭鱼跃 20瓶;顾婉婉 15瓶;lily、13982110、琳达、浮生 10瓶;lemonade1、乌龙茶爱豆浆 5瓶;洋洋妈 2瓶;默默无闻的妮子 1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73章 前景

  老大媳妇:“这有什么不公平的?你家老三从小到大要了多少好处?连你们结婚的钱都是我们凑出来的!还有,爹娘不给你们看孩子又怎么了?他们以前是多大年纪?你家孩子出生又是多大年纪?他们是带,但没那个精力啊。”

  老三:“小妹呢?小妹就不管了?小时候爹娘多疼她,要不是她考不上大学,爹娘就是砸锅卖铁都会供她读书!现在爹娘生病,她怎么就不管管?她家里有大房子和小车,日子最好过。”

  “都是白眼狼!”

  陈恬恬站在旁边,低头不语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听完陈光明夫妇的哭诉后,杜善薇等人颇为同情他们,毕竟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抹泪一边述说孩子们的不孝顺,再加上他们身上有病痛,行动不便,干不得活,没有收入,让人看了的确凄凉。

  想到他们来哭诉,有一部分原因是村委停了他们的低保,杜善薇干咳一声,看向杜积明。

  “我和老婆子也知道你们村干部的难处,知道不得不停掉我们的低保,隔壁老牛的也停掉了。”陈光明手里握着一次性的水杯,水还是八分满的,一直没有喝,声音低低地说道,“我就想着,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,让老大他们出点钱养我们,也不要多,一个月能有四百块钱,再给点大米,就够我们买药吃饭了。”

  自从村里传出消息,说现在国家在严查低保,如果被查到有不符合要求的人领低保,村干部会受处分。他已经知道,想让村干部网开一面是不可能的,没办法,只能找另外的途径,毕竟他和妻子总要生活。

  虽然孩子们把他们当做负担,恨不得他们快点死掉,但好死不如赖活着,他们还是想活下去的。

  杜善薇暗暗松了口气,只要不是来村委哭闹着要恢复低保就行。

  当时在场的人纷纷给他们二老出主意,又找来陈光明的三个儿子,想要调解,但一问起赡养的事,个个有苦衷,个个有难处,都妄想着一毛不拔,把赡养爹妈的责任推给对方。

  杜善薇在现场听完,几乎是火冒三丈,心里憋屈得厉害。她平时很少处理这种家长里短的家庭矛盾纠纷,所以只能把目光移向杜积明和陈世峰。

  两人工作多年,的确经验丰富,尽管如此,面对油盐不进、个个一堆大道理的陈老大三人,口水说干了,仍旧无功而返。

  说到最后,他们也冒火了。

  “我把这话扔在这里,不管怎么样,你们三个儿子都有赡养的能力,低保是不可能给你们恢复的,不用指望这个。”眼看着太阳都快下山了,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早已散去,杜积明沉着脸说道,“实在不行,我就替陈光明上法院去告你们!可不能让你们坏了我们村的名声。”

  幸好今天不是周末,要是有游客在,到时人家看到,岂不是对本村的印象不好?再说了,孝顺是儿女应该做的,陈光明夫妻就算对他们再怎么不好,但好歹把他们拉扯大,也帮忙把老大、老二的孩子带大,这也是一份苦劳啊,儿子就该为他们养老!

  这是杜积明真实的想法。

  “可不能去告啊,不能告啊!主任,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。”陈光明面对“上法院”的话,立马做出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