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4节(1 / 2)





  一夜无话,接下来的时间里,整个南山村委的干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脱贫攻坚上,特别是全村的非稳固住房,想要脱贫,在住房这一块是有要求的。比如有些人不是贫困户,其他条件都很好,就是住房不达标,没有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,或者干脆就是危房的,这种就是他们改造的重点之一。

  “在外面有房或者租房住的,让他们复印相关的材料回来,就好像之前做医保和养老一样。”覃承毅说道,“如果在外面没有买房或者租的房子不够面积,家里又是危房的,就请他们回来建房或修缮房屋。”

  杜善薇看着手中那一串的名字,都是住房不达标的人员名单,也是他们即将攻克的重点和难点。如果是贫困户还好,他们有危房改造的指标,容易被说服,像这种长期外出务工的,想说服他们回来建房就比较难了,因为有些人几年都不回来一次,或者人家是单身汉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。

  “我这边还有一个问题,黄家塘村的陈春花那户又有了新的变动,她现在突然说没有钱了,就算是有,也要留给女儿上大学,所以不肯建房。”陈明桥突然说出一件事。

  “她又来折腾了?”覃承毅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,条件反射般,眉头开始皱起来。

  谢龙星和王国辉差不多是同样的反应,两人垂下脑袋,叹了口气,有些无精打采。

  “她本来就是这种不想吃亏的人,之前为了她大伯死后的土地继承问题,她来村委吵过一次。”

  杜善薇对陈春花的印象深刻,“前年她老公生病去世,她的性子就变得蛮不讲理,以前还好,有她老公压制,她泼辣归泼辣,认真跟她讲道理的话,她还是能听进去的,现在不行,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故意的,她就认那个死理。”是一个比较难沟通的人,要非常有耐心才行。

  陈春花本来不是贫困户,2017年她丈夫生病去世,因为生前一直不肯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,不能报销医疗费,这场病导致人没治好,家里的钱也没了,生活一下子变得困难起来。

  村里去核定时,她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,生有两个孩子,女儿今年刚刚高考完,儿子在读初中,因为应纳尽纳的政策,村委就把她家列为贫困户。

  这几年帮扶干部、覃承毅和工作队员他们都在尽心尽力帮忙,该享受的政策都给她享受了,还一直在鼓励她发展生产,每年根据以奖代补的政策都能拿到最高补贴一万元,家里种有几亩黄皮果和百香果,山上还种有几亩荔枝树,又养了30只鸡,这是当初市民政局给买的鸡苗,包括肥料都发放过。

  据杜善薇所知,今年她家的荔枝和黄皮果都卖出去了,就算她把收入情况说少一些,起码也有两万元的收入吧?怎么可能没钱?

  “不肯建房就不建了,危改指标不想要就算了,搞得我们现在是求着她建一样。”黄臣健年轻气盛,气愤地说道。

  “好像就是我们在求着她建房。”谢龙星手指转动着水笔,叹了一口气,“有些贫困户知道政策,知道我们对住房的重视,你为他考虑,他还嫌你麻烦,想趁机拿好处。”

  “是啊,像陈春花这户,之前她想把房子盖在路边的水田里,我们不同意,她就说没有宅基地,我和覃书记、主任一起下队帮她兑换宅基地,这件事断断续续忙了一个月,又为她找人来鉴定房屋,好不容易申请到危房改造的指标,现在砂石都拉来了,她突然说没钱,这不是逗我们玩吗?”一向佛系的王国辉也怒了。

  其实在座的人都明白,大家这么生气是之前矛盾积累的结果,主要是陈春花一直不配合扶贫工作,在收入上弄虚作假,不肯说实话。而且她把别人的帮扶当成理所当然,经常打电话给帮扶干部和覃承毅他们,不是叫他们帮忙交电话费,就是叫他们给孩子买衣服。

  除了覃承毅,大家也就只有这一份工资,上有老下有小的,帮一两次就算了,每次都帮那是不可能的。

  “我怀疑她不知道在哪里听到消息,知道镇里手头上有一笔专门用来帮助贫困户建房的款项,所以在打这笔钱的主意。”杜善薇猜测道。

  今年是2019年,是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,从上到下,各级部门都很重视脱贫的成效,为此,镇里特意去找大户来捐款,就是为了帮助没有钱的贫困户建房,解决实际的困难。

  只是她知道,这笔钱不算多,只能帮最困难的人,不可能每个人都帮到,那不现实。

  而且就算是帮,也是只帮出一部分资金,要不然其他人会有意见。

  当然,这部分资金基本上是秘而不宣,免得每个人都说自己没钱,那就难做了。

  “她说今年卖水果的钱都拿去还债了,我问她还给谁,她又不肯说,还有,我注意到他们家的鸡不见了,一问才知道,她说被自家人吃掉了,没有收入。”陈明桥颇为郁闷,这不是鄙视他的智商吗?

  “明明他们家的邻居说她把鸡卖了,这段时间发猪瘟,鸡肉价上涨,她明明卖了6000块,还骗我们说自己把鸡给吃了。”

  作为市民政局聘请的扶贫助理,有时候帮扶干部有事不能下村的话,他可以帮忙去了解这个月或这个季度的收入情况,像卖果和卖鸡这类的收入,都是要记录在帮扶手册上,所以他才会询问,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个答案。

  “最讨厌这种说谎的人了,该是多少就是多少,说到底,他们不想建房,不肯说出收入,还是存在等靠要思想,不肯脱贫,怕脱贫就不能享受低保政策,比如陈春花,一家三口人,每个月能有660元的低保。”谢龙星说得一针见血,叹道,“难怪上面说扶贫就是要扶志。”

  杜善薇点点头,看向杜积明,和他讨论几句,就下定决心,说道:“这种事我们不能让她牵着鼻子走,这样吧,她不肯建房就不建了,我们帮她修缮旧房子,旧房子是c级危房,就是瓦房和房梁不好,我们找人来帮忙换上新的,几千块钱就能搞定,正好向县里申请维修资金,就算维修资金不够,我们最多帮她出一两千,这点钱镇里还是能出的。”

  “到时我会向领导汇报。”她补充道。

  覃承毅等人自然没有意见,这也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,反正修缮后就是稳固的砖瓦房,符合脱贫标准,不怕她拿捏。

  “还有一件事,等八月份,如果她女儿考上大学,我们要记得为她申请雨露计划,这笔补贴有5000元,再问她要不要办理助学贷款,虽然我们对陈春花有点意见,但该落实的政策还是要落实到位,这是我们扶贫的措施之一,该落实的政策一定落实好。”覃承毅对陈明桥说道。

  陈明桥赶紧把这事记在笔记本上。

  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,说是脱贫攻坚,其实为了完成脱贫的标准,他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,而且大多数都非常繁琐,有时候为了某件事,进度会一直卡在那里,直到大家想方设法攻克,才能做下一步。

  “我记得刚和你见面时,你一副高冷的模样,哈哈,没想到在村里待了几年,现在都变得接地气了,张口闭口就是蔬菜多少钱一斤,百香果多少钱一斤,哪个工程队的速度快质量好……”这天下午,在客栈前院的花园里,忙里偷闲,杜善薇一边给花草施肥,一边取笑道。

  覃承毅莞尔,拿着花锄的手不停,继续挖坑,嘴里则回答道:“我以前不怎么了解农村的情况,现在不一样了,在这里工作四年,深有感触,乡下和城里一样,有好人有坏人,都通情达理之人,也有无赖之人,都是一样的。当然,绝大部分人都是明理的。”

  “还懂得了不能让人得寸进尺。”他笑道。

  杜善薇笑着点头,陈春花的那件事后来还是解决了,不用他们帮忙修缮房屋,见村委来真的,陈春花就慌了,她可是很想住新房子的,而且舍不得危房改造的两万多元补助,最终还是找出一个向其他人借钱的理由,继续盖房。

  在这种时不时要解决一下幺蛾子的过程中,南山村委的脱贫进度一直在慢慢推进。

  等到今年预脱贫户的住房达标,仔细一算,连收入都差不多能达到标准了,覃承毅和工作队员的注意力就转到台账资料上,毕竟10月份就开始陆陆续续有检查,等到十月底或十一月初,全省的大检查就要来临。

  杜善薇等村干部则把心思放在今年的项目上,比如游泳池、度假楼、其他村的路灯安装和一事一议项目等,加上南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,来参观学习的单位逐渐增加,他们需要的接待次数也随之增加。
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杜善薇根本帮不上家里的忙,今年的百香果售卖都是由杜庆国一手操办,等到八月初,有段时间降雨量增加,气象台天天说即将有台风来袭,他们更是忙碌起来,要去各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查看情况,要去看孤寡老人的居住环境,要发撤离通知书,连续两个周末都在加班。

  在这种形势下,想念孙女的叶丽萍和覃父按捺不住了,只好主动来南山村带孩子,倒是帮了杜善薇和覃承毅的忙。

  一连被放了两次鸽子,本来以为今年不会有台风的杜善薇很是郁闷地发现,八月下旬,南山村真的遭遇到台风的袭击,即便只是扫到台风尾,损失依然比较惨重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感谢灌溉[营养液]的小天使:

  琏笙浅浅 10瓶;在下一个秋天 2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151章 受灾

  灵泉镇这次很倒霉,被台风尾巴扫了一下,会心一击,正中红心。等台风过后,徒留一片狼藉。

  就算事先加固过棚架,可是连日的大雨和大风,果子还是落了一地,藤蔓会受到影响。

  杜善薇很心痛地发现,他们家今年的百香果产量肯定会降低,果子刚卖了半个月又将停下来,估摸着等下一批能卖,起码要等到月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