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9节(1 / 2)





  覃承毅点点头,他轻轻地摸摸她的发尾,大半天过去了,头发比早上凌乱,不过在他眼中,此时的杜善薇依然是最好看和最顺眼的。

  “南山村基本上称得上脱贫成功,今天的检查没出什么大问题,所以除了聚餐,我们是不是还应该用其他方式来庆祝一下?”他在杜善薇耳边轻声问道,故意用嘴唇碰了碰她小巧白皙的耳朵。

  杜善薇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暗示,这个太明显了!

  “咳咳,不许耍流氓,光天化日之下,影响不好。”她推了他的肩膀一把,让他离自己远点。

  “天气冷,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火,路上根本没人。”覃承毅马上答道,语气十分委屈,“而且我不是故意的,是不小心碰到的。”

  “那你今晚也干脆不小心睡在书房算了,你和妙妙一起睡。”

  “不要,妙妙尿床。”

  “她穿有纸尿裤,你怕什么?自己的女儿都嫌弃,你真没父爱。”

  “怎么可能?我对妙妙爱得深沉,只是男女授受不亲,我要从小教导她男女有别的道理。”覃承毅振振有词,“除非你和我们父女俩一起。”

  杜善薇:“……”你就继续贫嘴吧?

  “我不管,该有的福利我一定不会让出,妙妙今晚和外婆睡,明晚再和我们一起。”覃承毅最后总结道。

  到家门口了,杜善薇推开院门,懒得和他争吵。

  刚进门,他们就听到妙妙熟悉的嗓音。

  杜善薇回应之后再看,就见女儿正在钟文聪怀里抱着,她的两只小胖手抱着一个奶瓶子,看里面的液体,应该是温热的水牛奶。

  “你什么时候回来的?”她惊喜地叫了一声。

  “刚回到不久,我本来想去村委找你们的,结果看到你们办公室挤着一堆人,再看停车场有一堆车,就知道检查还没有结束,也就没去打扰。”钟文聪笑道,步入职场的他比几年前少了几分青涩,多了两分成熟,大概是冬季的缘故,皮肤被养白一些,整个人显得文质彬彬。

  “哈哈,你回来得正好,今晚我们村委有聚餐,你还能帮忙杀鸡。”杜善薇马上窃笑起来。

  “晕,刚回来就叫我干活,表姐,我就知道你看不得我清闲。”钟文聪颇为郁闷,转而和覃承毅打招呼。

  杜善薇就和李玉英说其他人来家里吃饭的事,家里人一听,都没意见。

  “是该庆祝一下,我见你们辛苦这么久了。”杜庆国说道。

  杜善薇点点头,她也是这么想的。好不容易脱贫成功,肯定要有个庆祝的仪式,就算是聚在一起大吃一顿也行啊。

  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下菜式,见天气寒冷,干脆吃火锅。

  “菜式不够,我开车去镇里多买点菜回来。”李玉英解开围裙说道,动作极为干脆。她刚为覃谷妙炖了一碗鸡蛋羹和一碗菜泥。

  “记得喂妙妙吃点东西,她中午睡迟一些,现在刚睡醒不久,我估计她的肚子应该饿了。”她吩咐道。

  杜善薇和覃承毅连忙应了一声。

  于是,大家各自分工,等陈世峰抓来山鸡,更是热闹起来。

  当晚的饭桌上,大家极为放松,男人们在侃大山,杜善薇晚上不敢多吃肉,不一会儿就吃饱了。

  大家都是熟人,不用客气,她干脆接手喂覃谷妙的工作,偶尔才喝一口度数很低的荔枝酒。她觉得这瓶荔枝酒的口感醇和适口,酸甜适中,她比较喜欢,比捻子酒还喜欢。

  看来下次自己可以去买几瓶回来。

  “今年的百香果肯定减产了,唉,百香果有时还会发病,管理上没黄皮果方便,而且百香果的价格总体趋势走低,过几年估计种的人就少了,除非是那种大农场才有优势,到时我们村怎么办?只靠黄皮果吗?”杜积明问道,颇为烦恼。

  这是闲暇时大家常考虑的问题之一。

  第158章 拮据

  钟文聪给杜积明倒了一杯捻子酒,笑道:“大舅舅,其实你们可以试试种油茶树啊,油茶树有“绿色银行”之称,一次种植,长期受益,盛产期可达到80年以上。你们看,村里山上那些六七十年代种的油茶树,几十年来没人管理,不也一直有果子摘?就是产量低了点。”

  杜善薇停止手中的动作,侧头认真倾听。

  “你们基地改良的油茶果怎么样?我记得它们今年是第一次结果。”覃承毅问道。

  “就是结果率高我才生出这个想法,我导师以前就说过,他看中咱们南山村,一个是生态好,另一个是民风淳朴,最后一个就是咱们山上有很多油茶树,正好能拿来做实验,反正我们的研究还算成功,改良了一种适合当地种植的油茶树,同时也适合省内绝大多数地方的土壤,榨油率比以前高出一点。”

  “你们放心,有我在,我们就能找来技术人员,通过除杂抚育、补植良种、高接换种等技术,对山上管理不善的、低产量的油茶林进行改造提升,这些措施都能提高老油茶树的结果率,让这些老茶树不至于荒在山上浪费。邻省那边也这么干过,事实证明,接种后的老茶树,每棵能产鲜果100斤,产量比以前高很多。”[注]

  钟文聪虽然现在没有在村里长期居住,但他是南山村长大的,这里到处都充满了他的童年回忆,而且他和杜家人有血缘关系,自然对这儿充满感情,会为他们着想。

  平时和杜善薇联系,两人闲聊时,总会聊到下一步该种什么的问题,或者说是该发展什么产业,是全力以赴做好民宿、农家乐等服务业,还是不放弃地里的活,多多少少种点经济作物?如果是经济作物,又该种什么?

  南山村景区能一直存活下去吗?人流量会一直多吗?就算是做采摘园,那也要找到合适的项目才行,不是说谁都能像陈明桥和黄臣健一样,种三华李和杨梅都能成功,其他人不一定有这个本事,起码要有技术才行吧?

  杜善薇现在听钟文聪这么一说,倒是来了兴趣,正好农科院的科研基地就在自己村,多多少少会方便点。

  “行,到时我和其他人一起去探查各个村庄有多少亩油茶林,不过我看山上那些油茶林其实不全是油茶树,还有一些杂树杂草,连山捻子灌木丛都有。”

  “没人管过,有杂树杂草很正常,到时可以补植良种。”钟文聪笑道。

  其他村干部闻言也跟着高兴起来,六七十年代那会儿,基本上整个南山村委的人都在山上种了油茶树,每个生产队多的有几个山头,少的起码有一个,因为地方偏僻,交通不便,后来管理不善时,竟然没有像一些村那样烧掉,再用推土机来开荒,而是一直留着。

  如今,村民们每年十月份就会上山去摘油茶果,村里现在卖的茶油都是村里人用以前的老办法榨出来的。

  “不用占用耕地就很好了,现在的茶油卖得多贵?我家每年的茶油留一半自家吃,另一半就卖给游客,一斤都能卖100元。”黄秀珍笑道。

  每次南山村游客多时,她家就过来出摊卖艾糍等本地特色点心,再加上家里的一些农产品,收益一直不错,起码比以前好几倍以上。

  “山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油料,吃了对人体有好处,城里人很推崇这个的。”谢龙星笑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