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6节(1 / 2)





  早饭后,魏怜和孙氏过来。

  阿阮手里提着行李,跟着魏悯走到村口都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

  魏悯笑,朝他伸手,“就送到这里吧。”

  阿阮手攥着包袱,抿了抿唇。

  魏悯一只手覆在他手背上,一只手拿他手里的行李,说道:“我十几天后就回来了,比之前在书院时还要提前半个月呢,别担心,你待会儿再回去补个回笼觉。”

  阿阮松开手,知道她说的有理,可就觉得这两者不一样。她虽然这次就去半个月,但阿阮却觉得,这半个月比在书院里住的那一个月都要长。

  魏悯将包袱挎在肩上,跟魏怜一起走了一段距离后往后回了一次头,见阿阮还站在那儿没动,就朝他摆手,示意他回去吧,别再看了。

  阿阮心中不舍,直到再也看不见人了,才跟着孙氏回家。

  魏怜也没把魏悯送多远,到了分别之时,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,语气格外认真的说道:“尽力就好,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……阿阮还在家里等你,考完记得早点回来。”

  魏悯知道她在担心什么,点头笑道:“我知道。”

  说完,便踏上官道,往省里去了。

  这条路,踏上的考生无数,但却不是每一个都会回来的。有些人考完自知结果不行,觉得没脸回家,索性就远走他乡。也有些人考的不错,在省里被人看中留在了那里做个上门妻主,享受荣华富贵……

  这些,并不是都没有的。

  魏怜刚才就是担心魏悯年纪轻抵不过诱惑,才叮嘱了一句。

  魏悯觉得自己与那些人都不同,不是她才高八斗,也不是她意志坚定,而是她有自己考科举的原因。

  她只是希望自家夫郎为她点的灯熬的油没白费,自己不必再为了让他吃几口肉累到惹他心疼流泪,他也不用会过的留着她买的糕点舍不得吃……

  她只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,能让他的日子过得好点而已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小剧场

  多年后,魏悯跟众人说自己当年的事

  ……

  魏悯:我那时候就想着考上状元,能——

  某官:(插嘴)能平步青云飞黄腾达?

  某官:(插嘴)能多纳几房美人?

  某官:(拍马屁)魏相是这种人吗?肯定是为了江山社稷更好!

  魏悯:……其实就是为了能吃上肉

  某官们:……(干笑)呵呵呵呵,魏相好接地气

  第18章 挑唆

  从青禾村到省城,魏悯走了大概五六日,路上因为下雨才多耽误了两天。的亏来时阿阮给她做了双合脚的鞋子,这一路走来才能不磨脚。

  路上的辛苦自然不必多提,来到省城之后,日子已经是八月初六。

  八月初九的那场乡试要提前一天,也就是八月初八就要入场。魏悯算着时间,就在客栈租住了一天两夜。

  等八月初八那天,魏悯提着包袱进入贡院。

  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、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,主持乡试。

  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们会在初六那日入闱,先举行入帘上马宴,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。宴毕,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,监试官封门,内外帘官不相往来,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,以防舞弊。

  同时贡院里的监考很严,考生进入贡院时,要进行严格的搜身,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“夹带”。

  贡院在最外边的一道“龙门”处设有专门搜查衣物包袱的官员,两边站着持刀的兵役,考生需要排队挨个检查后才能放行进入。

  魏悯到了之后,先排的队,等轮到她了,就把手里的包袱和考牌一同递过去。随后一个个头微矮的女人走过来搜查她身上的衣物。

  官员检查完包袱后,又递还给魏悯,摆手示意她可以进去了。

  魏悯被领路的兵役带到考棚。

  考棚又叫“号房”,是一间一间的,专供考生在贡院内,答卷、吃饭和住宿。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。

  当考生进入考棚后,就要锁门。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,“吃喝拉撒睡”皆在这个“号房”内不许出来,直到考试结束才行。

  魏悯进来后,打量了一下里面。这号房内十分狭窄,只有上下两块木板,上面的木板姑且当作写答卷的桌子,下面的当椅子,若是等到晚上睡觉,可以将两块板拼在一起当张床凑合一下。

  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,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。监考官,只管考试作弊,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,监考官一概不问。

  因此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、一枝蜡烛。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,也可以用来做饭,蜡烛则用来照明。

  魏悯昨个倒是买了些干粮放在包袱里,吃的不用担心。反正五天时间,凑合一下也就过去了。

  乡试一共考三天,一天考一场。第一场是问答的大经义,只要通晓明彻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即可。第二场诗赋考的是声韵格律修辞对仗。第三场是议论文。

  魏悯住在狭窄的号舍里,拿到卷子后只顾一心答题,倒也慢慢忽略了身边的环境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魏悯走后大概没几日天就晴了,地里成熟的稻子经阳光一晒,越发显得金灿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