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承包沙漠后我赚了三百亿第57节(1 / 2)





  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不能结交到星坞科技的老板,以后也可能没什么合作交集,但至少也要混个面子上和谐友好。

  南县灾后重建工作是国家级项目,接到邀请的各公司都很重视,都是老总、副总亲自带人来签合同。官方人员入场的时候,苏酥包里的名片都够画一幅扑克牌了。

  合同签订仪式即将开始,各公司负责人归座,摄像、媒体到位。

  仪式开始,各位负责人带着公章坐到官方人员面前,签字、盖章、交换合同、起身握手、拍照合影。

  作为第一批上台的人,签完合同的苏酥回到座位,不能提前离场,摄像焦点也不在自己这里,苏酥无聊的翻开合同第一页,看了起来。

  建议零售价8元一块的沙制黄砖,6折签订合同价格5元每块。

  建议零售价128元一块的沙制地砖,合同价格78元。

  建议零售价88元/50kg的沙制粘合剂,合同价格58元。

  对于这次灾后重建工作,国家相当重视建筑材料质量。所以对于星坞科技的报价并无异议。尤其是在得知星坞科技主动联系汪部长降低合同价格后,也猜到这是她家能给的最低价格。

  会议结束后,苏酥来不及领取行李箱,又跑了一趟汪部长办公室,将新的采购合同重新签订了一份。

  临走之前,苏酥通过汪部长的关系,向旅游部提交了一份关于星坞科技未来规划的计划书。

  ——荒坞沙漠本来就是京市直属管辖,以前是因为系统操作签订合同而不敢进京办手续,现在星坞科技已过明路,直接提交给旅游部并不算越级。

  虽然签订的承包合同给了苏酥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,但仍需要按照规章制度向各部门提交手续,还莫不如直接把计划书交给旅游部过目,有了旅游部的帮助,想必能省去亲自跑其他手续的不少时间。

  第55章 双更合一

  有旅游部帮忙牵头, 苏酥在京市逗留了三天,把所有需要的手续都亲自跑完一圈,买了当天的动车票回家。

  苏酥走的时候跟苏家人打了招呼, 回来的时候不想折腾爸妈去接, 从县城下车自己打了个车回去黄溪村。

  这是苏酥第二次坐出租车回黄溪村。第一次时,苏酥刚刚毕业, 彼时的道路坑坑洼洼,时不时颠一下让人头麻。这一次有地砖铺路, 车辆平稳开进村里, 直接开到了苏家院门口。

  结账, 下车, 开院门。时间刚过晚上八点,苏家众人正要去卫生间打热水泡脚准备回屋休息, 见到苏酥回来,有点惊讶。

  “回来啦闺女,在外面跑了几天累不累, 爸给你打盆热水泡泡脚解解乏?”苏爸举着手里端着的盆问。

  苏酥回神把大门关上,顺便落锁, “你先泡吧爸, 我先把东西放下, 收拾收拾再自己打水。”

  “那也成, ”于是苏爸就不再管她, 端着水盆回了屋。

  见苏奶奶那屋关了灯, 苏酥怕行李箱轱辘声吵醒她, 把箱子拎起来走进卧室。

  行李箱很轻,里面只有两套换洗衣物,和一叠资料文件, 星坞科技资料下面,压着一叠红头文件和审批单,苏酥把它们分类放进透明拉链袋里,与其他重要文件一起放进床头柜里锁上。

  正收拾着,卧室门被敲响,听到苏酥应声后,大伯母端着一碟西瓜走了进来,“白天你大姐回来买的西瓜,猜你这两天得回来,就留下半拉,在冰箱里镇了一下午,刚看你满头汗,端给你吃几块去去热气。”

  时间已是十一月中旬,从秋高气爽的京市,到秋冬如初夏的黄溪村,穿着长袖加厚卫衣的苏酥下车就满头汗,没想到正巧让大伯母看到了。

  “谢谢大伯母,”苏酥给大伯母拉开座椅坐下,又拖过垃圾桶放在中间,两个人对着垃圾桶啃起西瓜。

  西瓜在冰箱镇了几小时,吃起来冰凉爽口,很快驱走换完衣服的苏酥身上的热气。

  燥意消散,苏酥又拿起一块西瓜解渴,边吃边跟大伯母聊:“我姐今天回来今天就走了,怎么不在家歇一晚?”

  大伯母拿着西瓜吃得极慢:“她自个儿回来的,把昂昂放在公婆那边怕添乱,吃了晚饭就让你大伯送回去了。”

  西瓜汁顺着手滴到垃圾箱里,见盘里还剩一块西瓜,苏酥停了嘴,抽张湿巾擦手,“昂昂这两个月是不又长高不少?”

  话题从苏嫦转到昂昂身上,大伯母话多了不少,但苏酥还是看出她有心事。

  看着大伯母手中吃了半天还剩三分之一的西瓜,苏酥意识到,大伯母可能有事要找自己,于是主动挑起话题:“大伯母是不是有事找我?”

  苏家人口简单,上有苏奶奶,底下三个儿子儿媳,到苏酥这代又都是独生,从小到大一个院子,少有红莲时候,感情好得很。能让大伯母欲言又止的事,估计不是她自家的事,但又和她有点关系。

  听到苏酥主动问起,大伯母咬掉最后一口西瓜,接过苏酥递来的湿巾擦手,叹了口气,把事情讲了出来。

  果然如苏酥猜测那样,大伯母说得事,是想替自家弟弟跟苏酥借钱。

  大伯母名叫章淑巧,其弟名叫章添材。早年章添材和苏家人一起,都在村里种树,两家结亲后没几年,章添材就辞工带妻儿去外地打拼,从摆地摊到自己开店,赚了几年钱。只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电商出现,压缩了许多实体店生存空间,原先的店维持房租都难,自然开不下去。

  章添材年近五十,在店里呆习惯了,再回村种树也无法适应,就想着找个能赚钱的生意做。只是他还没想好做什么的时候,房东那边等不及回信,把店铺租给了别人。他如果想再开店,得重找店面租。重找店面都要求一交三年租金起步,章添材怕再发生房东提前跟别家联系好的事,就想着要不干脆直接买个店面得了。

  章家这些年赚了些钱,但也不多,供儿子读书也没少花,剩下的加吧加吧凑一起,还差点才能付首付。

  其实新的生意还没想好,但铺面要先物色着,而且也得先凑钱,所以章添材就给姐姐章淑巧打电话,看看能不能周转一点。大伯母手里也没多少钱,又想帮自家弟弟一把,这才找上了最近生意蒸蒸日上的苏酥。

  章家长辈走得早,留下姐弟俩互相扶持,年年章添材回村来看姐姐的时候,给苏家三姐妹都买礼物,苏酥对这个章舅舅印象不错。

  现在的苏家人只知道苏酥还清了今年的承包费,对她到底有多少存款并不知情,只是能感觉出苏酥现在有钱。大伯母说完,想到丈夫并不赞成跟侄女借钱,心里又打起退堂鼓,“你要是手头不方便,这事就当大伯母没提过,别有负担,我就是问问……”

  自己可真是年纪大糊涂了,竟然跑来跟小辈借钱,回想自己刚刚说的话,真是臊得慌。

  苏酥回过神,见大伯母误会自己的沉默是拒绝,也不急着解释,而是先问:“章舅舅的新生意想好哪个方向了么?店铺的首付一共差多少?”

  大伯母摇头:“他还没想好呢,就是觉得原先的行当是不碰了,新店的首付……新店还没物色到,你章舅舅就是跟我提了提。”然后她就过来跟酥酥提了提。

  章添材所在的城市,虽然许多实体店都是接连关业,但还是有前赴后继的人去租门面开业,铺面不好租到,更不好买到。章添材没想好做什么生意,也没急着选定哪个铺子,首付差多少更是估摸不准,他这个电话打来就是跟姐姐唠家常时,顺便提了提。

  苏酥如今已不是刚毕业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,大伯母这么一说,苏酥就悟出了几分内情。

  打开刚刚挂锁还没锁死的抽屉,苏酥从里面拿了一份文件出来给大伯母看:“章舅舅一定要在市里开店么?如果还没选定店铺,我这里倒是有不少在建的,大伯母帮我问问章舅舅感不感兴趣?”

  那是一份名为《关于同意荒坞沙漠承包区域开发旅游项目及1000座房屋建设计划批复》的红头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