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到古代搞基建第144节(1 / 2)





  萧瑾狐疑地望着他,冯慨之觉不像是能说出这样话的人:“你跟朱庭玉有私仇?”

  “微臣跟他能有什么私仇?他还买了我一幅画,微臣总不至于跟钱结仇吧?”

  萧瑾一想也是,朱庭玉为人的确讨厌了一些,但是跟冯慨之确实没有什的冲突,没准冯慨之也就是随口一说。

  萧瑾本来都没放在心上,无奈冯慨之非要闹出一个结果来:“咱们之前打下齐国土地的时候,民间的士气立马就上来了,如今可以在家借着进攻蜀地,让南北两边同仇敌忾,届时圣上何愁管不住地方?”

  冯慨之要的不仅仅是蜀国,最好也能把林檀的封地也给收了。这样圣上想要娶亲的话也能容易许多。

  “且兵部那边整日摩拳擦掌,安分不下来,与其让他们闹腾,还不如让他们再去战场上走一遭,赢了便能得天大的好处。”

  只是可惜的是,萧瑾这个榆木脑袋并不能联想到这么多,他还是从战略性角度出发,告诉冯慨之:“蜀国一时半会儿还动不得。若是少了蜀国,中原地区可就只有燕国跟夏国了。舌头和牙齿都还会磕磕绊绊,你们保证夏国燕国能一辈子相安无事吗?”

  反正他是不会相信的。

  冯慨之一听极了:“一时半会儿是多久,一年?两年?”

  萧瑾曳了他一眼:“你若是再穷追不舍,朕就一辈子不会进攻蜀国了。”

  冯慨之顿时不敢说话了,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惹怒了圣上。最重要的是,他还不能让圣上看出了自己心里真正所想,这一路上都没有再开口说话了。

  萧瑾回去之后,独自在窗边坐了一会儿,把心头仅存的那些离愁别绪全都压下去,这才开始,带着几个心腹前去扫尾。

  茶会期间,盐官县涌入的人比平时多了两倍不止,这些人有的自然是过来买茶的,也有的是过来见一见世面的,如今茶会结束之后,这些人也相继离开了。

  不过留给盐官县的负担也有不少,街头巷我的杂物要清扫不说,原先的那条商业街也得继续改一改,免得最后落得一个无人问津的下场。

  萧瑾在各处都走动了一番之后,又去了致远书院。

  今日书院里头的人不知少了多少倍,只留下一些文人大儒正在整理此次茶会的诗稿和画稿。这几日他们除了斗茶还斗诗呢,这些文人也大方,诗稿画稿直接给留下来,尽数交给了书院。

  吴山长想要借此机会编辑一套诗稿和画稿,进步扩大致远书院闻名远扬的大环境。

  他将此事告知萧瑾,萧瑾没多想就同意了,只是却提出一个意见:“此次的编撰工作,就交给书院里头的学生做吧,若是做好了,由衙门给他们工钱。”

  吴山长听完却有些愣住:“可是圣上,他们才刚学习没多久,也没编过书。”

  萧瑾又摆出了他们那一套经典论调:“哪有人天生就是会的,正因为不会才要多练练。此事外人不许插手,全凭他们的心意发挥,就看他们究竟能不能把握住了。”

  萧瑾并不介意给年轻人表现的机会,若是这回有人表现的好,他甚至可以破格录用,如今朝廷实在是太缺人才了。且他也想趁机看看,这致远书院的人是不是都有真材实料。

  萧瑾开了口,吴山长也就不得不将此事交给底下的学生了。

  鉴于萧瑾交代了,吴山长并未说此事是谁下的令,只说是让他们练练手,是好是坏无妨。

  几个学生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,立马摩拳擦掌,恨不得编出一本绝世好书来。

  第169章 印刷 ◇

  ◎饮茶之风盛行◎

  既然是公费旅游, 萧瑾也不想这么快回去。京城那儿毕竟还有张崇明跟王从武坐镇呢,哪怕他就是在外面玩个一年半载,朝野也不会动荡半分。

  这就是手底下有一群好臣子的好处了。

  萧瑾狠下心要在外继续玩耍, 冯慨之不会劝, 顾淮南眼神暗示一番无果最终放弃,张瀚之等恨不得萧瑾把京城搬到东京路来,自然也不会劝他回去。

  至于远在临安府勤勤恳恳做卖命、一心等着萧瑾回来好打听那位林檀林姑娘的张崇明, 早已经望眼欲穿了。如今朝中是没有什么纷争,但也绝不是人人都服他张崇明, 王从武就不大喜欢他,从前追随李庭芳的那群人也对他有些意见,所以张崇明虽说监国, 手中握有无上的权柄,却也并不很快活。若是可以的话, 他宁愿圣上早点回来,越快越好。

  茶会一结束,张崇明本来想着该是时候回来了,结果那边说还得送一送司徒恭他们;待司徒恭他们都已经走了好些天, 张崇明又估摸着这会应该回来了, 结果冯慨之回信, 说是还得等一等。

  王从武都有些等不及了:“上回就说等一等,这回还是, 怎么就不能给个准信?”

  张崇明冷冷地反问:“你还不知道圣上的性子么?”

  凯旋的时候都得绕个远路去看看顾淮南, 如今好容易出去了一趟, 肯定也要玩个够本。

  王从武急得都快心焦:“这连月连月都不回来, 什么时候才能将皇后定下来?”

  说完他又怒视张崇明, 王从武还没忘记张崇明从前将这件事情拦到自己身上, 说一定会想个法子,结果这都过去多久了仍然不见进展,王从武觉得这人也不中用了,求人终究还是不如求己,王从武咕哝道:“一个个嘴上说着都担心圣上,也没见怎么出力气。这回我们冲在前头,还望某些人不要拖后腿才行。”

  王从武意有所指,毕竟他们上一回逼婚的时候,就是张崇明率先反水的。

  张崇明知道他们二人之间恩怨已深,绝不会那么轻易的和解,所以也懒得再辩解了。

  如今所有的一切,还得等着圣上回来才能见分晓。

  只是萧瑾可是让他们一顿好等。

  致远书院的学子们年轻气盛,也才学过人。得知上面的大人将编书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,便信誓旦旦地要编出一本好书来。这次茶会所得的诗稿没有一万也有几千,中间自然有优劣之别,整个书院不过五十来人,五十名学子废寝忘食、埋头苦选,最后只选出了六十首上好的诗稿,择优排了序,做好排班,最后形成了定稿呈了上去。

  吴山长只是随意翻的一眼,并未改动,并将这定稿的原貌转送到了萧瑾跟前。

  他知道,圣上要看的是这些学子们的真实水平,而不是他润色过后的成品。

  萧瑾是个不成气候的,当初张崇明跟李庭芳联手也没有把他给教出个人样来,对于写诗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窍不通。至于鉴赏,也不过就是看一个仄起平收,抑扬顿挫罢了,读的爽了就觉得是一首好诗,读的磕磕绊绊,那必定是写得不好。

  而致远书院学子们挑选出来的这几首,确实每一首都让人读的酣畅淋漓,读完还有一些心潮澎湃,让萧瑾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打通了任督二脉,开始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鉴赏了。

  他叹道:“真不愧是致远书院教出来的,这诗稿编得真是没话说。”

  冯慨之觉得奇怪:“圣上竟然还会鉴诗啊。”